关于“实习”标签 谈新手上路谁该关照

  纠错  2011-8-3 16:53: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车行马路上,碰见汽车后面上贴着“实习”标签,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一看到这样的标签,几乎所有人的脑海里都会立刻浮现出这样的景象:很畅通的环路上,车速忽然慢下来,好容易超过去才发现,原来是有个“贴牌”的新手低速行驶。与此同时,新司机由于缺乏驾驶经验而引发事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让本就拥堵的北京交通更是不堪重负。

这些年汽车消费变得异常火爆,眼瞅着都快进入“家电”的行列了。与此同时人们考驾照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每年拿着崭新驾照上路的新司机更是以数百万计。然而这些取得驾驶资格的人,却并不一定具备在公路上熟练行驶的水平,甚至是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实际的驾驶经验,于是,在北京本已脆弱的交通体系里,“新手现象”成了影响交通的重大不利因素。那么谁该对此负责,又怎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我看来,现在新司机上路“难”的问题,其实是相对落后和脱节的司机培养体系造成的。最早我们曾实行很长期限的职业驾驶员培训,驾照一学就是一年半年的时间,考试也是在公路上进行,那个时候还有“白本、红本”以及“白本、褐本和黑本”之分。

随着司机的非职业化和大量驾驶技术需求者的出现,这种长时间的道路培训就逐渐被淘汰了,代之以驾校的场地培训和场地考试。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培养周期短,在驾驶员相对不多、道路相对不是很拥挤的情况下,可以很迅速地完成培训驾驶员的基本任务,而把他们熟悉交通环境、熟悉驾驶技术的过程留给驾驶员自己,让他们在实际道路上完成。

但现在的实际状况是,大城市交通拥堵程度明显增加,车流量大,道路情况复杂,新司机就极容易出现事故,而出现事故的后果也比较严重——直接影响道路的畅通。所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考核一个人是否具备驾驶员资格也应该做相应调整。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对学员的培训,是在教练场和实际道路上结合进行的,而且考试涉及的路况(天气和道路)比较复杂,审核过程也非常严格。官方还会在新司机取得驾驶证以后发给他们“初学”标记,强制他们悬挂借以提醒其他的司机。

我们是否也应考虑改进我们的培训和考试制度呢?我认为,延长必要的学习时间,把培训重点放在道路实际操作和高强度的道路交通法规培训上都是必要的措施,只有让取得驾照的人都真正具备合格驾驶员水平,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新手”问题的途径。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