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镇红牛 迈凯轮和法拉利的进步显著

  纠错  2011-9-16 23:54: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迈凯轮和法拉利的进步显著,阻击火星车看来不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F1德国站 时间:7.22-7.24

还记得迈凯轮为何在瓦伦西亚低迷吗?

每支车队部有各自的轮胎最佳工作温度,若高于这个温度,轮胎的表现随温度上升急剧下降;而温度过低,轮胎升温就慢。对于迈凯轮,他们的最佳温度工作点是相对低的。这是他们在瓦伦西亚的低迷原因,但是存赛道温度15度的湿冷环境下,迈凯轮如鱼得水,红牛却裹足不前。

比赛初期,赛场上就出现了两极分化。韦伯、汉密尔顿和阿隆索经过5圈已经获得了稳定的圈速,而轮胎升温较慢的马萨和维特尔却因此而挣扎。情况更严重的是巴顿,第5圈时,和汉密尔顿的单圈用时差距已经到了13.4秒。这样的分化,是车手驾驶风格和赛车调校设定这两重因素决定的。也许在平常情况下并不显著,在高温情况下轮胎升温慢的车手就是节约轮胎的好手,但F1永远是一项动态的运动,天气总在左右比赛。

第14圈,韦伯率先换胎。之前超越汉密尔顿未能成功的澳洲人期望这套新胎能让他先发制人完成超越。尽管遇上慢车群,且轮胎经过两圈才完成初步升温,他还是奠定了领先优势。再来一次?没有机会。汉密尔顿这次只迟一圈进站,可韦伯的轮胎还不够热。阿隆索的停站比汉密尔顿又晚了一圈,出站时候位居第一。但是驾驶风格激进的汉密尔顿并不需要两圈来让轮胎升温,利用速度优势外侧超车,领先位置又被他夺回。先反制,再制人,这一切计算得刚刚好。

第三次进站点到了。每圈慢1.5秒的中软胎,车队都感到棘手,采取的策略是尽量缩减采用中软胎的圈数。不过汉密尔顿似乎百无禁忌,还剩9圈时,他换上了这套胎。可想而知,起初轮胎温度上不去,然而两圈过后,安上新中软胎的迈凯轮赛车的速度就和仍未换胎的法拉利持平了。这时候,阿隆索去换胎了。也许早一圈换胎情况会不同,但更多的可能是依然无计可施。韦伯只留了四圈给中软胎,明显是求稳策略。

无论如何,这已经是韦伯的翻身一战了。之前无往不利的维特尔在比赛中一直和马萨保持同步。由于他们都不容易让轮胎升温,两支车队采取了雷同的策略,在最后一圈换胎,这样就遵守了一站用两种配方轮胎的规则。最关键的停站PK中,法拉利在英国站引入的新型轮栓从轮胎枪上掉下来了,马萨坚持整场的压制也随之失落。

是否F1的形势也将如此峰回路转?也许低温并不是纽伯格林的常态,但是除去这个因素,迈凯轮和法拉利的进步仍然显著。只不过,看看页面上的积分榜,两队还需要架起跨越鸿沟的桥梁。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