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雪自驾大巡游 之探访冰雪达人

  纠错  2012-2-6 15:55: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哈尔滨的冬天,真是寒冷啊。如果没有这寒冷,我们的生活会是多么平淡……”

这是曾经居住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诗人M·格里高利在1967年写下的一首小诗。当时他已经被迫迁往新西兰,在南半球飘雪的8月里追忆哈尔滨的冬季。

对于这个迷人的雪国世界,你或许跟他一样曾经经历,念念不忘;又或许只是耳闻,却憧憬无限。那么,请跟我们的哈尔滨冰雪自驾大巡游一起出发吧。

第一站:探访冰雪达人

“你在市面上能看到的那些关于哈尔滨雪雕作品的明信片上,印的都是我们团队的作品。”

太阳岛上极地馆外被人工堆起了一片规模不小的“雪山”,我们跺着脚哈着气,在一处“山崖”下见到了著名的冰雪达人董小波老师。个头不低的他穿着一身醒目的翠绿色户外冲锋衣,整个脑袋都套在一个棉线帽子里,只露出眼睛和嘴巴。“跟我来!”他二话不说,先领我们“进山”。

山崖之内,别有洞天。虽然工人们还在忙碌着,但一幅雪乡小镇的模样已经初具规模。一堵厚厚的雪墙上被挖出一个窄窄的小门,钻进去之后,居然是一间面积不小的东北农家热炕头!那就让我们一起坐在热腾腾的炕头上,听董老师讲那雪雕的故事吧。

“哈尔滨从哪一年开始做雪雕呢?28年前。我是从哪一年开始做这事儿呢?也是28年前。”董老师的这个开篇词立刻让人肃然起敬。他的本行其实是油画,但“土生土长的孩子们从小就爱玩个雪啊冰啊什么的,再加上后来在学校里也经常搞搞类似的活动”,所以当哈尔滨开始举办第一届冰雪节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地投身于雪雕创作的队伍了。

“其实创作雪雕也没有多难,有美术基础,尤其是有造型能力,然后再有热情就够了。”董老师说他们的团队如今已经发展到八九十人,“按照最开始设计好的图纸,有人‘破大块儿’(就是将最开始堆砌的大雪块儿塑造出一个雏形),有人负责建筑,有人负责动物花卉,如果涉及到人形,还得有人专门负责人体结构”。大伙儿从每年的12月初开始忙活,用一个月的时间为哈尔滨冰雪节打造出一个梦幻的雪景世界;再加上冰雪节期间的维护工作,得忙到差不多3月份才算结束。

“最开头的两年,大家都没经验,都是采用的天然雪,但是它们太过松软,而且因为环境污染的原因,也比较脏。”董老师介绍说从第三年起,雪雕界就开始从滑雪界借鉴造雪机的应用了,“人工造雪都是采用深井水,干净无污染,而且坚实,作品坚持差不多3个月没什么问题。”此外你还会发现,如今的雪雕基本都不会上色,“因为不同的颜色吸热量不同,会导致部分雪先融化”。这也是在长期的实践教训中得到的宝贵经验。

跟董老师的聊天没办法超过半个小时,“工期太紧,我得盯着去。”他歉意地撵大家下炕。在送我们“出山”的途中,他就着实地情形又来了一番讲解:“你看,其实所有的雪雕作品归根到底都是下大上小的锥形。要让弄出个世博会中国馆那样头大身小的样子,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雪雕,其实就是一个减法艺术。”他最后给我们的总结陈词这么说道。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