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阻碍发展 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纠错  2012-2-27 21:36: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任何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都会遇到争议与阻碍,如果没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长远眼光,只能不断重复“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悲剧

1983年高考作文题是一道主题为挖井的看图作文。挖井人深深浅浅挖了5口井,最深的离地下水近在咫尺,但每次都因没有坚持到最后而与成功擦肩而过,最后得出结论: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这情景有点像当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有目标,却在实现过程中缺乏恒心,浅尝辄止,摇摆不定。

2012年1月初,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在201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在技术路线方面,应该主张国家战略层面的“上位”技术路线和企业产品层面的“下位”技术路线。

“上位”是指通过对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一体化政策,促进交通工具能源供给多元互动化,道路车辆动力系统节能环保电动化,“研发、示范、提高”科学商品化和产业发展的协调化。“下位”则是指企业开发什么类型的产品,让其根据自身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综合成本和企业战略,以实用为导向自行选择。

这是一直力推电动车的科技部在新能源汽车路线上的重大态度转折,看似左右兼顾,非常理性,实际却是一种倒退,几乎印证了混合动力汽车将在迟迟还没有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中取得更大支持力度的猜测。

如果真是这样,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尤其是在路线选择方面,又回到了11年前的状态。

2001年初,科技部启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开始启动,兼顾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布局初步形成。随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差距的日渐显露,特别是日本混动力技术的成熟,政策开始避开混合动力,以纯电动为核心鼓励的方向。

十年下来,虽然电动车发展缓慢,但如果此时调头兼顾混合动力,无疑是“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现实版。更重要的是,丰田已经对混合动力实现了从技术、知识产权到市场的垄断,对混合动力的政策补贴将使真金白银流入他人口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也更加受制于人。

放眼全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比中国更早制定了新能源汽车规划,但也仅仅是规划而已,并无实质性成果。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引导,电动车成为重要的鼓励方向,技术积累加上政策导向,一些国家和公司在近几年内呈现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的强劲势头,曾经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已经阶段性落后。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