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车的青春期 分析浅谈旅行车的未来

  纠错  2012-3-12 19:26: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以目前的国情,旅行车只能高姿态地维持着小众车型的现状,作为一个车型,他或许已经错过了自己的青春期。

一直不知道中文“旅行车”一词的出处,一个流行的说法是由英文单词Wagon而来,可Wagon的本意是四轮的运货马车,到Google上搜搜,你就能看到Wagon的模样。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用“Wagon”来命名自己的旅行车,比如大众汽车现在用“Variant”这个词,奥迪用“Avant”、奔驰用“Estate”、宝马用“Touring”(这个词倒和旅行相符),意大利人称呼菲亚特派力奥旅行车为“Weekend”,个人以为这个称呼最准确的。按本编辑的理解,这类车型一般是家庭的周末用车,夫妇俩带上孩子(一般两个以上)、也许还带上宠物、可以高尔夫、露营、垂钓、冲浪,然后再逛逛超市。之所以如此这般“说文解字”,是想说明,旅行车其实未必是用来旅行的,把Wagon车型翻译为中文“旅行车”还是需要一定想象力的,也许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就好像冲锋衣不是用来冲锋的一样。

旅行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最初的用途竟然是在火车站周边运送行李和货物,而大约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旅行车才真正走入家庭,成为休闲度假和购物货运的好帮手。公认的旅行车黄金期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是在欧洲,旅行车更是大行其道,一些车型的旅行版销量甚至会占到整个车型销量的一半以上。

旅行车是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水平和汽车市场迈向成熟的产物,他在上世纪流行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新兴的、世界第一的中国汽车市场,在物质生活同样发达和汽车市场也日渐成熟的今天,我却遗憾地发现,我们不再那么需要旅行车了,或者说我们可以跳过旅行车这个发展年龄段了。因为时代变了,汽车发展也进化了,更年轻的车型出现了,旅行车的主要功能——载物,已可以被其他车型替代,特别是被城市suv取代了。同样是两厢车,SUV的储物空间并不比旅行车差多少,而且两驱的城市SUV在油耗上已经和轿车相当,SUV的底盘更高,通过性更好,从一定意义上来看,SUV似乎更适合旅行,更应该被称为“旅行车”。

我的另一个观点是旅行车不好看,甚至有点儿难看。从造型设计上看,把行李厢加高到和车顶平齐以增加载物空间的做法,一般都前轻后重,较难做到身材匀称比例优美,到现在还有人用“大屁股”称呼旅行车,也许能旁证一下我的观点。这也是我不看好旅行车的一个原因,在汽车技术日益同质化以貌取车的时代,如果一开始在外表上不能打动别人,则需要在其他方面付出更多才能追回比分。旅行车的“美”似乎需要些解释和说明,打个比方,保时捷911的外型漂亮就不需要解释,无论是普通青年还是艺术青年都会觉得他好看,是一种普世的美,旅行车则不然,夸他好看的疑似都集中在业内,甚至需要一些“专业知识”才能发现他的美。

其实最伤感情的还是旅行车价格高,性价比不好,这是旅行车卖不动的重要原因。不知从何时起,旅行版车型变成了一种资源稀缺的贵族车型,一方面国产的旅行车车型少的可怜,另一方面进口的旅行车价格高居不下。在英国,同样配置轿车与旅行车的差价不到10%,而在国内这个差价甚至会达到30%。

关于旅行车的未来,我赞同同事邓小刚的观点,那就是跨界,比如奥迪Allroad,再比如几个月前东京车展上的帕萨特Alltrack,在保留大尾厢优势的同时,提高了车身底盘,甚至标配了4Motion四轮驱动系统,Cross了SUV一把。价值观的多样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汽车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亦同理,以本人的认知水平推断:未来人们开着各种各样的车去旅行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因为未来就是小众的。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