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借力打力?还是自力更生?分析奇路获批

  纠错  2012-10-30 10:39: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近日,一则奇瑞捷豹路虎位于江苏常熟的合资项目即将通过审批的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关注。作为民营自主品牌的重要代表,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作被视为民营自主对外寻求技术突破的又-典型案例。一旦合资正式获批,国内销量排名靠前的民营自主品牌,几乎全部将走上合资求技术的道路。

奇瑞汽车和捷豹路虎合资的消息,已经不止一次被媒体放大讨论了,而这一次似乎一切已经盖棺定论。虽然截止到发稿之前,依然没能看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批文,但是从各方传来的消息来看,合资项目的确已经有了关键进展。

其实,从奇瑞汽车和捷豹路虎宣布合资意向开始,时间已经超过两年。两年间,关于两者合资的消息层出不穷,真伪难避,每每引起业内的大讨论,到底是借力打力?还是自力更生?已经成为了最为激烈的争论之一。在合资企业市场换技术之后,民营自主是否应该走上这条路,还在争论。

民营自主遭遇困境

近两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环境的转变,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在“中汽协8月汽车产销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秘书长董扬指出,前8个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下降趋势严峻, 9、10月仍将持续这种下降趋势,看不出可以扭转的状况。

根据数据统计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继续呈下降状态。7月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为2008年9月以来新低。今年前7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40.80%,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 2.57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同比下降5.35%,占轿车销量26.84%,占有率同比下降3.19个百分点。

7月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下降到24.31%,创2009年8月以来月度新低。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中没有自主品牌。而从自主品牌的销量排行上看,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已经成为了民营自主的主要力量。

自主品牌难迎新局

在合资品牌的绞杀之下,对于民营自主来说,选择似乎并不多。在2010年,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业内掌声一片。而同一年,民营自主的另一巨头比亚迪达成了和梅赛德斯-奔驰的电动车合作计划。一时之间,借力打力似乎成为了民营自主的共识,就连一项埋头潜心技术的长城汽车也与捷豹路虎传出了“绯闻”。

然而寻求技术的道路并不顺利。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至今没有完成落地项目。比亚迪和梅赛德斯-奔驰合作的腾势品牌也仅仅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奇瑞和捷豹路虎更是经过了将近两年的谈判,才初见眉目。应该说在和外国车企的角力中,民营自主表现出了很强的主导性,但在很多方面还缺乏经验和支持,因此借力之后能否迎来新局,还有待更多支持。

借力打力的优势

要承认借力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以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作为例,两者的合资对于民营自主技术的提升还是有着明显优势的。据了解,在与捷豹路虎合资后,将有很多原捷豹路虎工程师入驻奇瑞研发团队,双方将共同研发发动机。计划生产1.6TGDI发动机,以满足suv车型日趋小排量化的市场趋势,以及日趋严格的乘用车燃油限值标准。

而研究小排量发动机,对于中国市场的好处也是明显的。首先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决定了小排量SUV的销量增幅看涨;其次,为捷豹路虎供应发动机的福特汽车,同样在中国市场加速布局小排量SUV车型。所以对于民营自主来说,借力打力或许是当前最快解决市场问题的办法。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