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出路? 国内合资也是新方式

  纠错  2012-12-6 14:08: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许多国内厂家在寻找发展新思路上,通常会需求国外汽车品牌作为合资伙伴,实际上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统计过,目前国外的汽车大厂都已经在国内找到了合作伙伴,有些还不止一家,比如雪铁龙就与东风长安汽车都有合资公司。剩下的一些还未进行合资的国外品牌,均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品牌,但由于它们也有迫切的希望在中国市场扩大份额,于是向不少民族车厂投下了橄榄枝。在去年,我们就见证了广汽菲亚特的合作。而2012年,有两起合资案例不得不提。

最迅速的合资莫过于奇瑞路虎合资,总结奇瑞路虎的合资,关键词无疑是“急”。从宣布合资到注册“苏州奇瑞捷豹路虎”时隔仅不到一个月,三个月后便立刻通过环保局的评审。目前,奇瑞路虎的合资已经获得了发改委的审批。看回国内高端suv普遍热销的状况,确实不难理解两家合资公司之迫切。以时尚作为主打的路虎极光车型目前在国内相当走俏,普遍加价幅度达到10万元水平,部分地方加价幅度甚至达到18万之多。而奇瑞路虎合资后首款国产车型就是极光,并将搭载奇瑞提供的2.0T直喷发动机。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已归为塔塔集团的路虎品牌依赖福特发动机显然不是长久之策,但采用自主品牌奇瑞制造的发动机还是引来了不少的争议。

而一直喧嚣不止的英菲尼迪国产项目终于在2012年尘埃落定,将在2014年于东风日产襄樊工厂投产。早期国产车型将会在FX与M系中选择,由于SUV车型热卖,FX一直是英菲尼迪在国内卖得最好的车型,而M系也推出加长版车型,被视作是为国产化预热。为迎合国内对后排空间的苛刻需求,国产M系采用加长版的概率相当大。英菲尼迪国产最被牵动神经的莫过于雷克萨斯,尽管雷克萨斯2011年5.6万辆的销量远高于英菲尼迪的1.9万辆,但雷克萨斯在豪华市场的占有率已由2011年的7.5%降至2011年的5%,而同期英菲尼迪却实现了超过60%的销量同比增长。国产后如果有合理的价格与恰到好处的市场策略,英菲尼迪借国产超越雷克萨斯也非不可能。

眼看大多数外国企业都已找到合资伙伴,合资模式似乎陷入困局,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年底,奇瑞与广汽突然宣布合作,这是一种全新的国内制造商企业合作模式,即包含技术分享和销售合作。奇瑞汽车公司和广汽集团签订协议,将联合开发整车和发动机、变速器汽车零部件。动力总成是汽车制造商的核心技术,这项结盟是中国汽车产业透过结合资源来提升竞争力的一种表现。

当然,外资企业与国内制造商合作是需要契机的,而国内两家制造商的合作更是需要契机和缘分。奇瑞是自主品牌中拥有自主研发技术的公司,其多年来在小型车平台上自主研发了不少新车型,自1997年成立以来,已经推出了22款车型。在海外销售渠道上,奇瑞也是有着成熟的渠道网络以及海外出口经验。但在合资经验上,奇瑞基本上全无,今年与捷豹路虎合作,是其第一次合资尝试,并且投入大量的资金。

相比之下,广汽则是一个拥有丰富合资经验的企业,与丰田本田是多年合作,去年又与菲亚特签下合资协议,经过多年的合资企业发展,主要现金流来自其合资企业丰田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在自主品牌发展道路上,广汽是由合资生产路线往自主品牌路线发展的典型汽车制造商。广汽传祺品牌仅推出了两款车型,一款SUV和一款中型轿车,这两款车均基于 Alfa Romeo 166的平台。而在小型车平台上,广汽传祺并没有太多的制造经验与技术。

如今,广汽与奇瑞合作,正是两者互补的最好方式,从眼前利益来看,奇瑞将从广汽获得急需的现金,而广汽可以用奇瑞的技术设计自己的车型。从长远来看,奇瑞与广汽集团如果可以打通零部件采购体系,利用规模效应实现采购成本更低,这样将有利于两者更加高效发展。

当然,两地政府的支持在奇瑞与广汽的联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此后两者的发展与合作,在不涉及构架调整上,如何能做到深化合作,共同发展,这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推进和支持,毕竟这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第一次合作,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在国际上,车厂之间的合作案例不乏少数,而这也成为国际汽车企业的趋势之一。我国在汽车销售放缓的同时,需要做出更多的整合与革新,才能在变革中取得新的进展。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