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军”事件后 F1赛车舱盖如何设计

  纠错  2013-1-5 13:45: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何人何物:罗曼·格罗斯让和在场人等的颈上人头

何地:比利时大奖赛

何时:2012年9月2日

大家也许还记得这个混乱场面。事发在比利时斯帕(Spa)大奖赛一号弯,雷诺飞将军罗曼·格罗斯让(Romain Grosjean)几乎令阿隆索以及场上大部分人等身首异处(好个名副其实的飞将军)。

尽管这次突然加插的“航班”导致行事鲁莽的罗曼被大会勒令停赛一场,各车手在事件中能够全身而退,总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不过继马萨(Fefipe Massa)于 2010年脑袋吃了一记弹弓拳后再度出现这类惊险场面,也难怪是次意外触发了另一次关乎“开耶合耶”的辩论,更简单地说就是F1应否引进某种保护车手头部的舱盖。

这个建议的背后逻辑似乎不容反驳,因为F1赛车手的躯干虽然被固若金汤的碳纤维“睡袋”紧紧裹着,一颗脑袋却可以在“睡袋”外面晃来晃去迎向低空掠过的麻雀、飘飞碎屑和飞将军。迈凯轮技术总监Paddy Lowe在斯帕事件后表示:“(头部)如此暴露,难免终有一天衍生某种保护罩。”尽管Paddy所谓的保护罩也许跟下图所见的东西不尽相同。

它是TG虚构的迈凯轮闭顶式赛车,实际上就是用电脑改图软件给现役迈凯轮赛车加上一张战斗机舱盖和一些廉价广告印花。不过话说在前,F1舱盖带来的问题可能比答案还要多。以撞车为例,开顶式设计的一大优点在于赛车无论撞至怎样变形,救援人员仍然可以轻易通过车顶向车手施救。相反,要是驾驶舱盖或头部保护架之类的东西在撞击意外中塌向车手,便会严重妨碍救援人员第一时间从火海救出车手或在场施行急救,除非……除非你把车手大卸八块逐块搬出车舱。

安全,当然是一个关键因素,不过 TG在此倒是比较关心另外一些更重要的事宜。首先,F-16战隼战斗机的透明舱盖显然提供了一个吸纳新赞助商的大好机会,所以玻璃生产商、Autoglass、车顶改装商等潜在商户不妨尽早备妥他们的支票簿。此外,密封舱盖提供的个人化设计空间也非比寻常,试想每位F1车手头上都顶着金碧辉煌的舱盖和头盔,不是可以造就效果媲美女体贴钻的炫耀机会吗?

不过有利自然有弊,汗如雨下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情况可能比你想像中更加狼狈。君不见新加坡大奖赛期间的车舱温度不难突破摄氏50度,要是车舱封了顶,内部温度保守估计最少可以翻一番,届时F1赛车不安装空调可不行啊(尽管未必需要出动双区自动恒温功能)。尤其是考虑到有充分证据显示F1车手在比赛途中喜欢……那个……喜欢把碳纤维底盘当作临时解手处,试想在火烫又潮湿的密闭空间放下几两,那种呛人程度……一念及此,大家当可预期 F1继2010年极具争议性的F-duct之后,难保不会引进引入遐想的P-duct (“尿槽”是也)。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