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症结 谈谈本土汽车为什么上不去

  纠错  2013-6-17 21:10: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汽车在中国的疯狂就像“中国大妈完胜华尔街”那样,令世界错愕不已。汽车在中国又是怎么回事?中汽协权威统计显示,中国已连续四年蝉联世界汽车产销第一。有人乐观地说,即便是中国已进入汽车微增长,也能跑赢世界汽车大盘。

作为印证,国际巨头们在中国跑马圈地忙得不亦乐乎,市场野心大到了没边际。比如近期宝马奔驰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他们挺进三四线市场的信心,宝马甚至发出了要下沉到五线市场的战略目标;奔驰也不甘落后,抢占西南市场并在那里投巨资建立除德国本土以外的全球第二大培训中心,开疆拓土的速度比内资汽车渗透得还要快。由此看来,宝马和奔驰要把豪车普及到县级乃至乡镇未来并不是不可能。

这种市场豪赌实际上变成了一场“暴力传播”,强行灌输的征服。背后则是“不在中国成功就在世界败北”的心理驱动。此外,以大众和通用为代表的合资企业在中国的疯狂则是以另一种表现方式呈现——销量竞赛。企图以中国市场作为实现他们全球称霸的重要筹码。2013年4月19日,法新社报道:“全球车商涌向上海车展,就已确认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的救世主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正在拯救汽车业。”如果说这是一种判断的话,那么马自达董事长山内孝在媒体说明会上的直言不讳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说,“中国市场是马自达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里决定着马自达未来的成败。”

搜狐汽车一项“本土汽车”调查显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能够自力更生,在某些领域甚至已可以与外资劲敌一较高下。忧心的是,历史积累的差距仍令本土车企在品牌和市场上备受猜疑和束缚;与此同时,跨国车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再不断推陈出新,本土汽车则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个既尴尬又无奈的事实。比如在今年日内瓦车展上受到好评的观致在上海车展上就遭到部分观众的质疑,厂商苦恼地向业内专家咨询,担心这样会影响即将上市的期待。而观众对于自主品牌缺乏认同的原因不仅是陈见那么简单,而是来自经验和复杂的文化诉求和消费理念有关。凭心而论,目前本土汽车在外观设计上不比合资汽车差在哪里,有的还更加抢眼和新锐,甚至赏心悦目,就连国外同行都不得不承认。问题是性能和质量,还有体系能力是否经得起推敲。而本土汽车习惯于“性价比”的营销策略往往把猪肉价卖成了青菜价,还不讨市场的好,反而把品牌越做越低,盈利水平上不去。

这种现象的背后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是文化的博弈。从当下的汽车消费理念来看,汽车是代表一种文化的选择,在生活中具有被符号化的作用,同时也是被证明的标签。在高度物质化的今天,人们把汽车异化为一种身份地位的思维方式业已延伸到了由上至下的世俗标准,乃至面子攀比等意识形态领域,现在购车的驱动力实际上是被品牌左右而不是产品本身。而消费者崇洋媚外的现象并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国人“不爱国”,或歧视自主品牌,倒是要学会反思,问一下这是为什么?这需要耐心,用时间来化解,将产品变成文化的认同,没有马拉松的精神显然不行。《清贫思想》的作者中野孝次说,“虽然由于经济发展与产品大量出口,日本在国际上引人注意,但许多国家的人对日本人印象都不好,认为他们仅仅是制造物品并且把它贩卖出去的人。”事实上,日本汽车在历史上也曾经遭遇过不敢恭维的尴尬。但他们很快从东施效颦中摆脱出来,寻找到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化——实用、简朴、清新的设计。

反思汽车在中国的处境可以说是消费的迷茫和困惑。正如译者所说,“作为东方人,在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方法上也许可以大量借鉴西方的成果与经验,但在寻求内心的平衡,谋求精神满足与终极目标领域,我们却似乎难以从西方文明中获得足够的帮助。”也许,这就是本土汽车上不去的症结所在?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