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了?汽车经销商为什么要崩溃?

  纠错  2015-2-28 23:01: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2014年汽车经销商面临经营压力的消息不断传出。到了年底,多家宝马经销商与厂方谈判要求补贴并调整日后销售政策的事件终于上演,随后奔驰奥迪经销商也提出类似要求,现在一汽丰田经销商也加入到集体维权的行动中。这到底是怎么了?谁该为问题负责?

只要在网络上搜索“汽车经销商要求补贴”,你就能找到许多细节化的报道,当中无不列举了种种数字来佐证。看完之后,对一众经销商的要求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是即刻增加现金补贴以填补亏损;第二是改变以往生产厂家独裁派发销售任务的方式,通过双方协商,按照接近市场实际情况的预期来制定未来销售计划。如果不能满足以上需求,那么经销商大面积倒闭退出将是在所难免了。

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尤其是在个人汽车消费者眼中,本该风光的豪华汽车品牌经销商现在也如此落魄?让我们先看看事情的原委。其实从十几、二十年前,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之初,引进品牌4S店概念代替最早的“集市”销售形式时,隐患就已埋下。试想一家4S店需要上千平米的地皮,再建造车间和展厅,再购置设备招募培训员工,再打广告招揽生意,如此一辆车没卖就已经扔进去千万元级的成本了。

随后的经营中,经销商也要占用大量资金从厂家提车,当市场竞争逐渐变得激烈,降价也就成了必需的销售手段。尤其近几年。汽车经销商实际上是在赔钱卖车,只等完成销售任务后从厂家拿到返现补贴,才能有赢利。如果说以前还能从维修保养方面多赚钱,那么随着该领域“4S垄断”被打破,得利也随之减少。

直到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振,中国各地竞相限号的影响加剧,一些生产厂家扩张销售网络的计划却没停步,导致单一经销商的利润被摊薄,与此同时销量任务与市场实际购买力开始脱节,价格战加剧,拿了厂家返现补贴也还是赔钱的经销商团体终于顶不住了。要求即刻增加补贴是解燃眉之急,争取在销售计划制订中的决定权是为了给今后开辟出生存保障。这些是已经不能不采取的措施。

造成此种局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国人有推崇面子的文化传统。看过国外汽车经销商店面规模的朋友一定知道,中国的4S们是有多高大上。没有排场,买车的觉得不过瘾,卖车的自己也心虚,高前期成本投入难以避免。第二,尽管中国是最热闹的新兴市场,井喷式发展更造成了市场容量没有上限的假象,但事情不可能永远利好,即使市场增长放缓的信号已有,生产厂家却继续扩张产能。第三,销售利润的分配和销售任务的制定与派发,长期处于畸形状态,生产厂商控制了绝对主导权。

总括来看,生产厂家是需要为这一局面买单的。尽管它们也会有自己的难处,但现在是需要站出来担待的时候了。当然,生产厂家也是有这个实力的,毕竟中国市场带来的利润依然在那里,它们也的确是这么作的(同意发放应急补贴和对今后销售任务进行协商讨论)。对于这一事件,更重要的启示应该是生产厂家、经销商团体、行业协会,乃至政府相关经济管理部门,对今后的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该有更多的研究,特别是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做出考虑,也许现在就是该未雨绸缪的时候了。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