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行进口车首页 > 正文内容

欧洲汽车纪行(三)——车轮上的文明

如同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俗话儿,我们今天所能感受到的欧洲汽车文明也是经过近百年的风雨洗礼才逐渐规矩起来的,这种所形成的独有的车轮上的文说到底还是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上的。当然,文明的表象背后,更有着最严厉的制度,诸如瑞士的棍棒政策。

作为汽车鼻祖的诞生地,欧洲是典型的车轮上的大洲。不过,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因为汽车的大量存在而忽略人的存在,甚至是格外尊重行人。不管是在类似于法国香榭丽舍大街这样的闹市区,亦或是在斯图加特远郊的奥特拉斯,也或是在更加偏僻的欧洲乡村的一个小小的岔路口,凡是有红绿灯的地方,行人先行似乎约定俗成的事情,尽管欧洲各国关于交通的法规不同,但是那让行人先行的绅士风度是—样的。在慕尼黑市中心的一个路口我看到,尽管已经变成绿灯,但是位推着轮椅的老者正走在路中,等待通行的司机直到老人安全过才缓慢把车开过去,这样的令人感觉舒服的场景在国内并不多见。我在想,要是在国内,要么喇叭要么汽车从老人身边擦身而过的情况一定会发生。说到汽车喇叭还真得啰嗦几句,欧洲人开车是安静的,很少有摁喇叭的习惯。这不禁让我想到,当年上海大众引进桑塔纳的时候,桑塔纳的喇叭试验为能连续摁1万次,而欧洲的试验只是5 000次,可见欧洲人用喇叭之少。

汽车在路上占的面积最大,但是这个庞然大物往往会给比它小得多的交通工具更多尊重,比如自行车。自行车在欧洲很多国家受到格外尊重,待遇能和汽车有一比,在德国新天鹅堡地区,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路和清晰的标志,德国相关部门甚至为自行车的骑行者出版了专门的自行车地图。在盛产白葡萄酒的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和意大利首都罗马,为了融入当地的生活,我都有过骑行自行车的经历,尤其御弥萨斯,从市畔行至著名的葡萄酒庄园,足有10 km,期间多次和机动车交叉并,所到之处,自行车优先的待遇让人感觉他们从骨子里对骑行者的尊重。

奔驰在全球都塑造了成功的豪华汽车品牌形象,但是在欧洲一些人看来奔驰并非总是那么神气,甚至专门拿奔驰“打锸”。奔驰在中国是奢华的,但是在欧洲很多地方,从机场一出来就会看到奶白色装饰的奔驰出租车。据说包括德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把教育孩子和奔驰结合起来,并有着“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开奔驰”的说法,虽然有贬低奔驰的意思,却不无道理。

让欧洲汽车能够快起来还在于欧洲高速公路的良好路况。曾在德国看见过修建高速公路,路的地基足有1m的厚度,而国内的路很容易被压坏就不难理解了。德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高速公路,这并非由于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高速公路的国家,而在于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比如高速公路的竞标,绝对是公开透明的,高速公路的部门只需告诉竞标者标准,如果所修的高速公路质量不达标,别说在高速公路上赚钱了,还会将高速公路的施工方罚得倾家荡产。

与国內的超速行车罚钱扣分略有不同,欧洲国家中除了德国的高速公路不限速之外,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丹麦等国家都有着不同的限速规定。据说,德国也曾经有过限速的想法,只不过在德国议会的表决中,同意限速的人少得可怜无果而终。不过,与德国接壤的瑞士对于限速十分严格,这个国家甚至发生了震惊欧洲的超速天价罚款。瑞士法院曾经就对一起超速案做出了罚款29.9万瑞士法郎(约合29万美元)的判罚,这一金额也创下瑞士超速罚单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