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行进口车首页 > 正文内容

挖掘背后真正原因 “比亚迪裁员”事件

 近日,有关比亚迪销售公司“裁员”的消息出现在各大网站、报纸上面。我们也于近日做了《比例高达70% 比亚迪“裁员”事件追踪》这个报道。在这之后,由于疑点不断,我们进行了相关事件的深入调查,了解到被裁的员工、比亚迪官方、经销商对于这个事件的态度和观点。下面,我们就带大家通过我们了解到的这些声音,挖掘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进一步还原这个颇受关注的“比亚迪裁员”事件。


事件回顾

    8月29日晚,有网友“雅鲁藏”以比亚迪内部员工的口气在微博爆料,称比亚迪销售公司内部裁员。微博称,“2011年8月29日,比亚迪汽车销售所有营销部立即解散,限定9月30前全部寻找生路。”

    该则微博引发关注,随后关于比亚迪裁员的消息在网上纷传。网友“DemoniacBoy”以比亚迪内部员工的口气称“去年11月比亚迪销售公司有5000多人,到今年3月剩下3102人,现在只有2000多人了。不止是公司总部,比亚迪销售公司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部门,也由1800多人减少到了800多人。昨天晚上得知,营销六个部,全部被咔嚓掉了”。

    一位自称是比亚迪被裁员工的人在微博上称,比亚迪这次主要是裁汽车销售营销部,裁员目标是把2700人的销售公司裁到800人,第一步先裁到1600人,把准备裁掉的区域经理和科员安排到11部做车间工人。

    一位自称是2010年毕业进入比亚迪的员工称,应届生被裁比例估计高达90%。另一位自称比亚迪员工的人则在微博上称,相关人员有四条出路:“一个月时间自己找工作;去十一事业部车间;走内部招聘;一个月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去车间的自生自灭。”


    经过了上面的回顾,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来表达一下各方对于此件事情的声音。编辑这里负责任的说,下面文字是经过我们面对面、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和当事人1对1的进行沟通所得到的,具有真实性。也希望每位网友可以公正、客观、冷静的看待这次事件,毕竟这是涉及到每一位被裁掉的比亚迪员工的大事,底下留言的网络水军也请自重。

裁员事件本身的争议

    对于裁员本身,官方和网友的表达是有些出入的,这其中原因我们并不评论,我们只为大家呈现获得的情况。

    ◆ 厂家认为是“正常调岗”,因此没有补偿;员工认为是“裁员”,没有补偿不能接受

    首先,最引起大家关注的就是此次事件的定义,我们先看看官方对于这个裁员事件的说法。我们询问了两个相关人员。A:“此次是比亚迪内部的人员结构调整,属于很正常的调动,岗位变动后,(这些人员)不会做工人,因为薪金(是)不同(的)。”B:“许多部门都有人事变动的,每个部门都有人下车间,因为部门人太多了。但许多部门已经进行调整完成。”

    被裁员工表示:之前说的调岗,有四条路:一个月时间自己找工作;去十一事业部车间;走内部招聘;一个月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去车间的自生自灭。但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调岗,就是默认去车间,而大家其实都是不想去的,这是想把大家逼走。

    法律界从业人士表示:比亚迪这样“优化”员工的做法显然是对“暴力裁员”的回避,也是对被裁员工补偿金的规避,已然违法了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网友雅鲁藏所发的微博截图』

    ◆ 厂家称岗位调动人数不像报道这么多;员工曝出称裁掉近1800人

     涉及相关的裁员人数,官方A人员表示:“没有网上说的70%那么多,主要都是岗位变化。”

    而被裁员工表示:“营销部最高峰人数有4600人,相继裁员后,去年10月规模3600,上个月(8月)是2600,这次现在1600,原先计划裁到800,媒体报道后暂时保留了一些人员。有裁员现象的,之前以为是营销部门,后来发现是整个汽车销售公司,现在再看发现原来是整个比亚迪集团。”

    ◆ 厂家表示调岗员工工资没变;员工表示相关人员的收入其实不靠基本工资

    官方人员A表示:“调岗后,员工的工资没有变。”而B人员没有做正式回答。

    被裁员工:“工资降低很多,因为区域经理是拿提成,其实不靠基本工资。如果去车间了,连绩效都没有,就剩下基本工资了。”

    ◆ 厂家两人对于是否提前有通知表达矛盾,员工表示此前并不知情

    官方A人员:“部门领导已进行内部通知,通过口头的、邮件的方式。但全公司的文件没有。官方B人员:“没有正式通知,但是我知道。”

    被裁员工表示:“没有通知,8月29日下午三点被叫去开会,然后宣布营销部解散。也没有邮件。”

『比亚迪总裁助理李云飞微博截图』

    ◆ 厂家认为员工被裁而怀有极大的负面情绪,将事情扩大。员工表示此次裁员选材标准不清,被裁也要有尊严

    官方A人员的看法是:调整属于企业正常范畴,一些员工因为被裁掉而很有情绪,因此在网络上发布过激言论,才引起了这次事件。

    被裁员工则表示:“我们(员工)最基本的认识:可以接受裁员,因为公司要生存,但是为了生存置之不理员工的尊严,并且选择人员的标准完全没有,也没有丝毫的补偿。

    前前后后2000人的‘人员调整’,此前还是优胜劣汰方式,比亚迪一直有PK文化,例如区域经理要进行PK,经过竞争,输的直接做回文员,这种方式大家可以理解、接受。而这回只是领导说了算。其中人员调整的一个部门听上去有些可笑,但相比之下可以说是‘最公平’的:抓阄,然后决定去留。”

『微博截图,被裁掉的员工也已开始收拾行李了』

≥≥小结:

    从上面我们了解到情况的对比中,我们看到,厂家和员工之间对于事情的认识许多环节上都是对立的,没有形成共识。

   我们今天的文章并不想在这里为哪一边来伸冤,也不是来评判是否违法,只是将各方声音摆在这里。作为一个汽车媒体,我们这里更需要做的是要发掘事件发生的原因,以避免其他车企会重蹈覆辙。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已经既成事实的裁员,销售部门人数减少是肯定的了。而这会不会对经销商有所影响呢?下面我们通过对于经销商的一些采访来看一下此次事件有什么影响。


经销商的声音:

    ◆ 多地经销商表示比亚迪的销售人员已有所调整

    根据我们采集的信息,多地经销商均表示,已经收到关于比亚迪营销人员变动的信息,部门人员已做了调整,这些调整在南方更为明显。

    一位经销商表示,“这次人员变动,主要是在大区方面的人员调动,原先大区负责人降为区域的”。而北京一位经理表示:“已经更换了区域经理,1个人从原来的管1-2家变成管6-8家左右。去年12月到今天,已经经过4个区域经理了。”

    ◆ 经销商表示,销售人员变化,但不会影响厂家对经销商的政策

    北京一位经销商表示:“新政策还没有。对于消费者而言,比亚迪的产品还是照样购买,经销商的生意还是得照样做。未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北京另一位经理表示:“目前不会有,许多政策是即时性的,需要到时才知道。”

    河南地区一位经理:“返点肯定不会增加,但减少的话估计要造反了。”广东一位经理表示:“营销政策目前还没有收到通知,也就是说没有新变化。”福建的一位经销商表示:“营销政策目前还没有收到通知。”

    ◆ 由于没有新政策,未来经销商在车价、销量目标上无变化

    北京的两位经销商均表示,车价以及销量目标不会变。河南地区一位经理:“价格以后灵活性不会太大,现在厂家管的比较严。”福建的一位经销商表示:“车价方面好像没变化,对价格宣传没有太大起伏,基本保持原有的形势,销量目标都没有调整”。

≥≥小结:

    综合多家经销商的结论,大家的看法是:厂家的变动对于经销商没有影响,厂家部分管理人员已有变化也就是我们第一线买车、修车的地方目前来看无影响。想要买车,正在用车的车主也可以吃下颗定心丸。

    在大家了解了到“裁员”这件事以及对于经销商影响等表象后,下面的篇幅,我们将深层次的探寻此次“裁员”的原因

    此次裁员,如果按照被裁员工的声音,涉及到多达70%的员工要离开这个岗位,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一次大规模裁员呢?我们从相关业内人士、经销商以及被裁员工处了解到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但由于篇幅较长,编辑把一些要点进行了总结,下面我们一同来看。

裁员事件的根源:

    比亚迪的战略失误:过于乐观估计销量

    在和有着4年比亚迪销售经验的被裁员工沟通后编辑了解到,在2009年底,比亚迪的销量好,比亚迪制定了80万辆的目标,而对内的目标其实是100万辆。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比亚迪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和人员储备。2009年底—2010年4月一直在招聘。2010年十月甚至达到了3600人。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大家对于2010年的车市过于乐观,有些存在的问题也都被当时数字的光环所掩盖。最终,2010年的销量没有实现最的初预期,比亚迪也调整了新的预期。而根据新的计划,销售部门用不了这么多人员,因此裁员也就发生了。

    那么是什么造成比亚迪会做出一个错误的战略预期呢?我们接下来从比亚迪的产品以及从和销售关系最紧密的经销商上来谈一谈。

    比亚迪销售产品相对单一

    比亚迪F3是属于A1网的一个产品,全年20余万的销量这款车取得了2009年紧凑型车市场总销量第一,2010年紧凑型车市场总销量第二的骄人战绩。A2网的F0也是销量不错的产品,2009年10万,2010年14万的销量使得他一直名列同级别的第二名。加上F3R,比亚迪的销量集中在这几款车型中。但一款产品不可能永远经久不衰,比亚迪近几年推出的新产品也不太给力,其他车型的销量仅有百辆,因此仅靠这3款畅销车,是无法完成此前制定的80万辆的宏伟规划的。

 

    就新产品开发商,根据被裁员工介绍,比亚迪的领导更注重于新能源战略,将资金更多用于此。而资金是有限的,更多投入新能源上,那么传统车型开发便跟不上了,而传统车型目前看才是能马上带来利润的。

    据他表示,“例如某一款两厢车型,开发车头的时时间充裕,但车尾时资金遇到困难,开发时间少,但上面命令3个月需搞出车尾来,最后只能硬加上了一个尾巴。”如果都是这样的产品推出,那么不成熟的比亚迪产品的竞争力将很有限,也会使得销量受到影响。

『比亚迪的新能源战略一直都在“高举高打”』

    此外,由于车型定价较低,买比亚迪的许多车型都是需要销量在一定程度之上,厂家才能获利的。拿新推出的S6来说,一个月出货在5000辆以上,应才能保证厂家的利润。这样的模式,也会使厂家在销量波动大的时候受到影响。 

    ■ 经销商退网影响大

    对于经销商来讲,利润是最主要的,不少商家也是看重高利润才加入比亚迪的。经销商普遍的利润来自于:1.卖车获得的,包括的单车销售、厂商返利 2.相关配件、后期服务(维修保养)两个层面,我们下面分开来介绍一下。

    比亚迪对经销商采用“压库”政策

    我们首先来算笔账。假设一台车的经销商指导价(官方指导售价)为7万元,经销商进货价6.7万元,如果最终成交价在6.8万元,那么一台车赚1千元。而如果最终与客户成交价为6.4万元,虽然看上去一台车平均亏3千元,赔本卖车,但毕竟完成了销售任务。之后月度返利1千元/台(1月销量到达后,2月结束后才会返),季度返利1千元/台,终端销售任务返利5千元/台等,这些高额的返利才是经销商能挣到钱的地方。

    我们了解了经销商的一些基本情况,那么返利这个如何考核呢?按照比亚迪的商务政策,采用的是“压库存”的方法,返利考核与提车量和销量挂钩。2010年时,面临当时80万辆的销售压力,许多比亚迪的区域经理由于没有长效的商务政策,很多时候当月临时规定比此前签约任务多很多的数量。但为了完成返利,经销商还得硬着头皮去提车,以及出现了低于提车价很多的情况来出售,以满足返利任务以及自身资金上的回流。

    2010年的时候,比亚迪厂家通过“大库存、大销量”这种理念来掌控销售商家:一边让你使劲提车,一边让你使劲卖车,然后卖的多就再多多提车,多提车就必须得卖,这样循环。按照经销商的话来形容,这就犹如一个又一个的套。一边是辛苦卖车的前期返利,而另一边是高昂的新一轮提车款。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业内通行的常规库存应该是销量的1.5到两倍,但比亚迪经销商需要承载的却是比正常销量高达3-4倍的库存,库存压力问题这一点在F3等热销车型出现销量下滑时更加明显。

     举例来说,比亚迪F3是比亚迪销量中的的主力车型,一直是薄利多销的典范。这种薄利多销的车型,一旦受到政策调整(例如北京限号),加上市场趋于饱和,致使销量跟不上的话,那么将会使得经销商不得不再降价出售。这会造成经销商的单车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降低。如果不出售的话,那么库存积压,下个月又要面临新的提车任务,资金周转不开,经销商的资金链将遇到严重危机。这是经销商退网的一个重要原因。

『去年还是很红火的4S店(上图),由于北京限号政策,春节摇号后无一持号购车客户 ,如今走访已经人去楼空』

    来4S保养的车主逐渐流失,经销商维修保养不挣钱

    此外,自主厂商还存在服务流失现象。据我们采访的一位经销商介绍,拿F3车型举例,F3车型的保养周期是2年或6万公里,但一般车主在出保之后,不少人就不来自己的店中做保养了,因为外面更便宜,车子也不那么精贵。这一行为使得4S店在维修上所赚的钱变的更少,可以说很大程度影响了经销商的另一方面收入。

    而据我们采访的另一位经销商告知,“由于此前北京车价便宜,许多周围的也都来北京提车,但提车走之后,便不会回来进行保养了,2010年时,这些人能占到每月销量的1/6。”

    因此,在“压库”政策不断的压力,以及其他利润不足的情况下,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经销商最终承受不住了,爆发了2010年8月的郑州车展以及经销商集体退网事件。这个问题也使经销商和比亚迪的矛盾达到了最高峰。在这之后,当时的夏治冰总经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10年9月的全国经销商大会,夏总还鞠躬道歉。比亚迪的政策从这时起也开始有所松动。

『不少自主品牌经销商都会面临售出车型不在店中保养的情况』

≥≥小结:

    上面我们说了很多,那和此次裁员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分析,从上面经销商以及产品两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首先比亚迪新产品不多,加上市场逐渐饱和,销量预期有所下调,对于销售人员的需求量不是这么大。此外,由于此前比亚迪的经销商政策问题,使经销商逐步退网,也就使原先管理这些商家的区域经理人员相对过剩。

    此外,我们从业内人士以及经销商处还了解到:在2009年,比亚迪销量好的时候,有些商人有点资本,听说卖车能挣钱,跟风投资,却没想到卖车并不是像原来做生意那么简单,平常疏于管理,最后只能退出。而在这样一种唯数字至上,为销量至上的情况下,比亚迪进行渠道拓展的人,其实没有好好了解加盟人的经营能力。

    此外,由于比亚迪是上市公司,由于财报以及股东的压力,让比亚迪更加追求短期获利和账面数据,此前的疯狂扩张和压榨经销商也是为了比亚迪资本的运营,今天的裁员也是出去对于成本的控制。

    综合来看,此次裁员的原因是由比亚迪此前战略制定、经销商政策、产品问题等多种问题综合作用而出现的。企业内部裁员事件的原因其实是从很早以前就埋下了的,今天的事件其实是在为此前的战略错误买单。

● 结语

    上面我们看到的都是各方对于这个事件的声音,从中,相信大家已经对于此次裁员事件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就像著名电影《罗生门》所演的一样,对于一件事情,出于自身的利益和考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说法。而我们也希望从各方的声音中,去触碰事件的真相,这也是我们作为媒体的一个责任。


    事件最新进展:比亚迪于9月9日在深圳召开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此间向股东表示,比亚迪2009年就犯下错误,现在的裁员和调整是为过去的错误买单。对过去的错误,他归结为,“当时的销售战略是重经销商数量,忽视了经销商质量,埋下了错误的种子”。

    王传福表示,将从2012年起大力压缩资本开支,“比亚迪今年上半年资本开支50亿,下半年将压缩到30亿,全年控制80-90亿元人民币。2012年将资本开支压缩30亿,控制在50-60亿元人民币”。数据显示,比亚迪2010年资本开支逾100亿。那么如何来压缩成本,相信我们也都能想到了。


    根据事件最新进展,比亚迪的此次人员调整也好、裁员也好,相信已经是不可逆的了。厂家和员工最核心的矛盾也逐渐集中在此次裁员的透明度、公正性,以及今后的补偿上。有关这些问题,我们希望得到官方的正式表态。

    从此次事件,还暴露出之前比亚迪对于经销商管理混乱的问题,也就是上面王传福讲到的“经销商质量问题”。有些经销商迫于资金压力,不得已在消费者身上多赚钱,并采取一些特殊手段。一些经销商并不害怕伤害消费者,不害怕消费者的流失,看重的是每个客户的短期获利,甚至出现“来一个,宰一个”的意识。这对于还处于用户积累阶段的还在成长的自主品牌来讲是毁灭性的。因为消费者不会认为这是4S的行为,大家会认为是比亚迪的行为。

    因此,作为关注民族品牌的汽车从业人员,我们也希望比亚迪能通过此次调整真正找到适合今后发展的政策,并在一些已经出现的问题上有所改进。比亚迪的这次事件也给其他自主品牌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内部建设以及处理经销商关系上敲响了警钟。更多有关此次事件的进展,我们会在今后第一时间为大家献上,让我们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