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行进口车首页 > 正文内容

由私人定制联想高尔夫7 拿出诚意是关键

上周,《私人订制》火爆上映,以首周3.15亿(大概)立刻打破了华语片首周票房记录,这并不令人意外。在上映当天,我虽然已经有所耳闻《私人定制》的口碑不佳,但是选座位时也只剩下了第一排的位置,可见票房火爆。

不过,看过全片后翻阅网上评论,各方对《私人定制》早已是看不顺眼,有人说这部戏连剧情都没有、就是炒《甲方乙方》的剩饭都没用心,还有人说冯小刚从早年的段子手到现在已经成为抄段子。但是片子不好不代表没票房,这部基本可以列为标准烂片的电影却依然赚取高额票房,原因很简单,老百姓不相信冯导拍的喜剧片会很烂。这样的消费惯性足以让投资方放心。

这不禁让我联系到了最近车界最火的——高尔夫7,同样是众所期待、同样的高价低配、也同样众多非议,但也同样的上市大卖。有人说,打电话去经销商问什么时候提车,经销商说低配明年3、4月生产,优先加价提车;也有人直接把钱放到经销商那里买顶配,结果双方闹来了电视台;更有土豪,加装导航、倒车影像和ACC,裸车19.99万,为了就在1月提车。看,这就是消费惯性的力量。

可能有如此强大的消费惯性,《私人定制》和高尔夫7就不会在意自己能够给消费者多少诚意吧。《私人定制》没有连贯的剧情,搞笑桥段大都来自于网络和微博,主角之间甚至都没有点化学反应,一副圈钱的嘴脸;高尔夫7则是打着全新平台的概念,做了一系列的减配,虽然加了点电子配置却又长了点价,不同背景的媒体们也为高尔夫7到底算不算标杆而争论不休,经销商们则是一副时刻准备加价的笑容和400接线员永远的请等待经销商回复。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可以接受冯小刚去找点段子来填充自己的电影,也可以接受冯小刚拍那些没有太多思想的闹剧,毕竟大家过年都是图一乐,但是我不能接受让这个电影都没个故事,而只是三段小品呈现在大银幕上。同样,我可以接受一汽大众追求利润最大化、经销商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赞同加价这样的市场化行为,但是不能接受东西少了还提价,这实在和当前新一代车型质高价更低的趋势不相符合。

说到底,面对强大的消费惯性,每一个主导者都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利润冲昏头脑,但是诚意是你们最后的底线。其实,消费者很多时候期望并不高,一部喜剧电影有一个完整的剧情、有经得起推敲的逻辑就可以,而不是硬挠胳肢窝,而对一部车,不需要有多少颠覆性的变化,但最少需要在上一代车型上做得更精妙一点、更高的性价比就能让消费者心满意足。但如果你们只想利用消费惯性来赚取利润,那终有一天消费者会远离而去。

当然,比“心不在焉”更可怕的一个现实是——它们真的“江郎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