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行进口车首页 > 正文内容

现实却十分严峻 自主品牌如何逆转未来

  电影《X战警:逆转未来》即将上映,故事讲述了X战警遇到了史上最大的生存危机,他们必须回到过去,拯救自己的命运。X战警也许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有着最先进基因的生物,但在不久的未来,依然有着被灭绝的危险。而这一故事,像极了遭遇生存危机的自主品牌汽车,虽然汽车市场非常火爆,但现实却十分严峻。

    4月初,中汽协发布的一季度销量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2014年前3个月的销量为188.53万辆,同比下降1.46%。与国内乘用车近8%的增长幅度相比差距可谓巨大。相比之下,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为38.72%,跌破40%的红线,显得更为刺眼。

    跌跌不休,自主品牌危机隐现

    进入2010年之后,虽然国内汽车市场飞速发展,但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却是连年降低。而此次则是自2013年9月份以来的7连降。自主品牌销量的下滑,与其说是竞争激烈造成的,不如说自主品牌没能跟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产品力的提升缓慢,因而市场份额受到合资品牌的蚕食。

    此前,进口品牌走高端、合资品牌走中端、自主品牌占低端。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为争夺市场份额,合资品牌们不断下探市场渠道和价格,抢占原本属于自主品牌的赖以生存空间,自主品牌也在无形中失去了“物美价廉”的优势。自2013年起,全新桑塔纳、全新威驰、致炫,以及未来几年雪佛兰、大众、福特等合资品牌车型都将推出低价入门新车,凭借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外形优势,又有优于自主品牌的感官度和实用性配置,使得自主品牌原有的价格优势锐减。

    自主品牌如何拯救自己的命运

    合资品牌不断下探渠道和价格,确实面临重大挑战,甚至有业内人士断言,未来3-5年是决定自主品牌存亡的“时间窗口”。在过去几年的黄金期,奇瑞、吉利、比亚迪都因各自的原因错过了追赶合资品牌的机会,现在都处于阵痛的转型期。而错失这些机会归根到底就是没有端正好造车态度,没有真正满足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去造车。

    自主品牌想拯救自己的命运,必须坚守造车的基本规律,即从发现、研究并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而不是研究竞争对手推出了什么新产品、或者看看合资车企新推出的产品哪个比较适合在借鉴仿冒。只有坚持正向研发、站在消费者立场考虑问题、有端正态度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才能做到这点。所幸的是,在中国本土车企中,并不是所有自主品牌企业都被井喷的中国车市冲昏了头脑,像长安等少数汽车品牌依旧坚持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去造车。

    品牌提升是未来方向

    满足消费者需求是自主品牌目前需解决的问题,未来需要解决的则是品牌升级问题。合资品牌由于品牌、管理、技术和资金方面占据优势,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较自主品牌强势。这是一种“实力非对称”的较量,未来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在合资品牌尚未在中低端市场全面铺开,自主品牌们还有3-5年的时间窗口,如果自主品牌不能通过过硬的品质赢得大多数消费者的信赖,而错过这一最后的机会,后续面临的品牌生存难题将演变成新一轮的大浪淘沙。

    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品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这让外界看到了自主品牌的未来。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已经走出了一批强者,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已显示出不输合资品牌的实力。不久前,JD.Power发布报告,2013年自主品牌的总体新车质量平均为155个PP100,同比减少了57个PP100,大幅缩小与合资品牌之间差距。

    已经找到感觉的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都在用正向开发之路为中国汽车品牌探索一条高品质提升品牌的发展之路。在中国市场还为自主品牌留有赶超合资品牌的最后时间窗口关闭前,他们当中肯定会诞生几个汽车界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