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平行进口车首页 > 正文内容

买个什么样的三厢?国人为何偏爱三厢车

 作为一名80后,上过大学念过书,也算是一“有思想”的知识青年,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一想到买车,头脑里第一个反应就是买个什么样的三厢车?

    两厢车似乎就算不上个车不会考虑,SUV太费油也暂时不会打算。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这样的先天性“条件反射”呢?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

    小时候,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骑马坐轿”作为原始的交通意识形态就植入大脑,随着传统的轿子被现代标志的“轿车”(三厢车)取代,轿子四边的人力变成了轿车的四个轮子,中间的“小房子”变成了轿车的“乘员舱”,这样三厢车先入为主地形成了我们对“轿车”的第一印象,心理学上叫“沉锚效应”(或称“首因效应”),“长大后也要开上这样的轿车”成为了无数小伙伴儿时的梦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从电视上、大街上,大到国家领导人的礼宾车—红旗、小到政府机关的公务车--桑塔纳,映入眼帘的轿车镜头都是三厢,这样的场景也存在于大多数的民众心目当中,久而久之形成了轿车就是三厢的,三厢车才是真正的乘用车。

    时光斗转,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收入的日益增加,原来遥不可及的“小轿车”变成了私家车,走进了千家万户。然而引领私家车潮流的中产阶级没有把它仅当家用,还兼作商用,这样导致三厢的风头又一次盖过了两厢,让我们耳濡目染形成了“买车就是买三厢”的潜在消费意识。

    无论是外形、功能,还是安全,三厢车都符合我们的消费需求,一句话说,“它就是我想要的菜”。

    三厢车“有头有尾”,中间能坐人、后面能放东西;外形完整、功能齐全;大气、方便、实用;家里开、出去办事很有面子。

    两厢车给人的感觉“少了屁股”不完整,没有三厢车大,小里小气的,不够高档,开出去也会感觉没面子。另外,中国人都喜欢串亲戚,每逢出门都拉家带口的还要带上不少东西,两厢车根本不够用,人和东西挤在一起,多难受啊!三厢车多好,人和东西分离,一点也不妨碍。

    另外从安全角度考虑,三厢车有个“后屁股”,发生追尾的话,由于有行李箱作为缓冲区,后排乘客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而两厢车就无法做到这点,万一发生追尾,后排乘客会受到很大的撞击力。

    纵然,两厢车的乘员舱向后延伸与行李舱融为一体,尾部有大开口的后车门;后排座椅可以折叠甚至放平为地板,容积超过三厢车可以运载大的物件;占用空间小,新手倒车更方便;总结起来,两厢车更灵活、用途更多。三厢车也有其劣势:外形比两厢车大了,相应的油耗也就多一些;拥挤的路况,灵活性不如两厢。但是天底下哪儿有十全十美的,所以也就“爱屋及乌”了。

    结语:消费意识已经形成,消费需求也能满足,只能对两厢车说,“sorry,我心里已经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