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购车黑幕曝光 按倒在地一层层地揭

  纠错  2010/4/28 12:27:00  纠错 推荐指数: ★★★   加入收藏

“按揭,按揭,按倒在地一层层地揭”,这是周立波在他的脱口秀节目中对按揭购房的精彩调侃。“按揭”这个词最早引入中国时,也是从房地产开始的,后来被嫁接到各领域,汽车界自然也不甘落后,只不过房贷动辄20年、30年的还贷周期,让它看上去实在有如大山一般的沉重,而车贷,还款周期3-5年,还时不时的零首付、零利率、零手续费,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似乎看上去很美,诱惑有点大。那么美丽面纱遮掩下的车贷到底是什么模样呢?本期将针对按揭购车觉黑幕——揭开。

如今,贷款买车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这种“先享受,后付款”的方式已经席卷各大城市的汽车市场。不过无论选择哪种车贷方式,都应该小心谨慎,最好选择大品牌的银行和汽车厂商,并详细打听好各种细则,正所谓按揭处处有陷阱,一不小心被掏空。

陷阱一:“免息”代价高

不少消费者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来到汽车4S店,诸如买乐风、景程,首付50%,享受一年期免息按揭;买凯美瑞、蒙迪欧致胜,享受“零利率免息贷款”;甚至买宝马、奔驰,也能够享受零利率服务的宣传随处可见。继前两年汽车零利率贷款在市场风火一把之后,今年不少品牌将“零利率”进行到底,并有在车市继续蔓延的趋势。李小姐一直想买一辆10万左右家庭轿车,到了某品牌4S店得知该店正推广“零利息贷款购车”,导购小姐的一番介绍让她很是动心,然而回家后李小姐又举棋不定了,原来面对这种超值性价比的按揭购车模式,李小姐心生疑虑:“零利率免息贷款”,等于银行无条件借钱给自己买车,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了吗?银行难道成了福利单位了吗?这免息贷款购车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呢?

“免息”解读:免息的背后是高额手续费和高车价

四川信融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负责贷款业务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免息贷款”并不是大馅饼,不管是银行、金融公司、担保公司,它们的存在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按揭购车有很多环节,“利息”只是诸多环节中的一个盈利细节,这个环节不盈利,那么肯定还是要从其他环节来操作,“免息贷款”伴随的可能是高手续费和高贷款购车额度,所以消费者购车时必须衡量自己的经济情况,理性选择。

首先,免息贷款额不排除有高于普通贷款购车价的嫌疑,因为目前市场推出免息贷款优惠的车型,基本按照市场指导价销售。换句话说,你全款购车可以享受的优惠价,免息按揭是很难享受的。其次,目前市场的车贷手续费在4%-7.5%的区间内,不同银行、不同品牌经销商的车贷手续费收取比例差异较大。免息贷款,利息似乎是省了,可手续费很可能就暗中提上去了。

该工作人员指出,在选择不同渠道贷款购车时,如果能把手续费控制的较低,那么“零利率”等贷款购车就较为实在,否则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把利息算到手续费里去了。

陷阱二:用“数字游戏”玩“捆绑销售”

消费者王先生在某品牌汽车店购买一辆18万元新车时,销售顾问向他推荐该品牌推出的“1元车险,0利率”的优惠贷款购车方案,并向办理上牌以及购买保险等业务。王先生细细算下来,该品牌提供的优惠套餐虽然包含贷款一年0利率和1元购保险,但只能选择其中一项。同时,“1元车险”虽然包含了机动车盗抢险和第三者险实惠内容,但实际上需要附带自行购买其他商业险险种,再加上其他贷款购车的附加买车多花了近万元。王先生表示喧其实是车商和消费者玩的一个“数字游戏”,“1元”和“0利率”小头在前,诱惑消费者,而大头在后,要真拿到“1”和“0”这样的优惠,代价可不小。

“数字游戏”解读:用小数字做诱饵,强制捆绑各种套餐。

作为经销商,为了能够挣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在消费者办理一些该产品牌提供的“优惠”汽车贷款业务时,最常见的就是“捆绑销售”。譬如办理贷款购车,必须要同时通过该公司购买全险,甚至购买部分精品礼包等。这里面,除了经销商会赚取车贷业务、保险业务的一定手续费和回扣外,还能赚一定的精品利润,一举多得。因此消费者在购车时,首先要学会进行多种购车方案的比较。特别指出的是,一般销售人员都有一定的权限降低车贷手续费用,因此在输车贷业务时,贷款手续费、保险等各种费用应该一项一项地跟销售人员“磨”价。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