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山寨 国内汽车设计发展状况及未来

  纠错  2012/1/30 13:06:00  纠错 推荐指数: ★★★★★   加入收藏
 值新年来临之际,给大家道声“新年快乐,龙年如意”!

    2011年末,在回顾国外知名设计师职业生涯及欣赏作品之余,大家对于国内汽车设计现状还仍颇为关心。由于选题范围极为庞大,本文将简单介绍国内汽车设计的发展状况及未来。


■ 说在文前的“三把刀”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大部分产品仍是“舶来品”。国内自主品牌绝大多数产品还仍属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并在合资品牌的挤压下生存已堪忧。2012年,自主品牌的生与存,是摆在自主品牌面前的一把刀,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汽车媒体人去深思的年度大事件。

    中国汽车要想进步与真正强大离不开自主品牌,在中国汽车工艺发展的这几十年内,自主品牌在产品质量、工艺技术均已有一定高度,但惟独汽车设计仍处摸索期、回顾2011年,关于汽车设计方面的大事件一定不能忘却成都车展上,川汽野马“变脸”已成为目前中国汽车设计上整体方向,只是川汽野马敢于揭开这层披在自主品牌身上的膜,这种直接“复刻”的手法从中国有汽车工业开始,一直存在着。

 

 

『上面左图为川汽野马F16,右图为海外奥迪A4旅行版』

 

 

『左图为川汽野马E系列,右图为英菲尼迪EX级』

    为什么要直接“复刻”国外成熟的产品,这还得从汽车设计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说起。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面对日益繁多的品牌与车型,好看的形象犹如一把“利刃”,已经与品牌认知、安全性、配置等因素,成为购买的重要因素。

    但一辆车从准备初期到量产,是需要大笔资金支持去完成的。在花费相近的设计费不如直接购买国外设计公司成熟的作品收益更大。以中国车企近年来购买国外设计公司的汽车设计作品为例,单套的价格均超过亿元人民币。亿元不是小数字,但这仅仅是请国外设计公司最基础的设计费用,不少自主品牌广告宣称的“大手笔”估计是由此而来。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句话用在这种现象再适合不过了。厂家几亿元的设计费用最终还是会平摊到每台车中,好看与否最终是由消费者来买单。在中国汽车工业辉煌时期,国外设计公司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优秀的好产品,但也有“剑走偏锋”的一类车企,前几年官司上身的双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3年日本本田总部以双环来宝S-RV涉嫌侵犯本田CR-V外观设计专利权为由将双环诉至法院,至今尘埃未落。2007年9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双环CEO车型亮相法兰克福车展便随即遭受到德国宝马在慕尼黑法院的起诉。而又是同一年,正在访华德国总理默克尔竟然不顾外交礼仪,公开指责中国车企抄袭了奔驰的Smart For two(这款抄袭的车在后来被命名为双环-小贵族)。

    中国有句成语用在这里很贴切,叫做“怒其不争”。其实翻开历史科册,今天的中国车企与几十年前的日本车企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二战后,为求迅速发展,日本车企大量模仿欧美成熟车型,同样招致欧美车企的围攻。美国政府出于对发展日本经济的考虑最终选择了默许,这才使得日本车企得以存活壮大。所以,请不要用异样眼光看自主品牌的发展,而是以一种平和鼓励的态度去对待那些上进的自主品牌。

    时光流转,你是否会感叹,真正三十年如一日的竟然是顽固的“大众人”,当看到爷爷辈的捷达和桑塔纳还在改款的消息时,我能做的和你一样,就是敲击着键盘拍胸口。

     时至今日,令人安慰的是,虽然各大车企仍在苦苦摸索,但已形成各自的设计理念,还未成形的车企尚在摸索的道路上,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何时能形成有中国特色并能赢得市场的汽车造型设计,是个值得我们自主品牌车企继续耕耘的事情。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