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保持好奇心 汽车编辑胡岩访谈实录

  纠错  2011-7-9 0:27: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混迹汽车圈的年轻记者们都是看着《汽车之友》长大的。第一本消费类汽车杂志、第一篇试驾报告、第一篇对比测试……正是像胡岩这样的老一辈汽车媒体人用他们的激情和执著,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风起云涌,起起落落。

1987年进入《汽车之友》的时候,胡岩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小伙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戏谑地称自己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员。因为在当时的体制下,《汽车之友》还是一本以科学普及为定位的杂志,他这个刚从兵工企业出来的非汽车专业小辈儿,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云集的氛围里并不起眼。

“但是我喜欢汽车,也喜欢文字工作”。我注意到,总是面带和蔼笑容的胡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变得坚定了些许。“就像许多男孩子一样,天生就对汽车、飞机、兵器这些机械的东西充满了好奇。”

但那个时候做一本汽车类杂志和现在完全不同。胡岩回忆道:“一开始就是一群喜欢汽车的人去学习、去阅读,把大量国外的东西吸收后再传递给国内喜欢汽车的读者。”那个时候,没有照相技术,没有数码制版,实际上也根本没有可供拍摄的汽车,所以老一代的编辑们试过翻拍国外杂志的图片然后每天跑到印厂审核图片效果。“我们甚至还在印刷车间盯过铅字排版。”胡岩回忆起创业年代的艰辛和不易。他也记得在80年代末,买自行车还需要凭票的大环境下,私家汽车更是中国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汽车之友》不是当时唯——本汽车类杂志,却是在90年代初第一个明确自己是消费类刊物的杂志。在这样的定位下,1995年胡岩开始带领团队尝试拍摄杂志的图片。他清楚地记着,虽然协会有很多国内汽车厂商资源,也认识许多车企内的负责人,可是他们却无法协调到试驾车。“第一辆供拍摄的试驾车是克莱斯勒在华代表处提供的一辆红色NEON。o能够拿到这辆车,还是因为代表处的首席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华人。”虽然现在回头看这篇报道,没有什么特别出彩或者惊人的地方,但恰恰是这一举动,开创了国内汽车媒体撰写试车报告的先河。

到1996年,胡岩带领《汽车之友》进行了更大胆的尝试——撰写对比测试。对比测试的车型是后来被称为老三样的桑塔纳、富康以及捷达。尽管三款车不在同一个级别上,但是除去夏利之外,它们对中国汽车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这是实现了我们的一个梦想。”一贯谦逊的胡岩,毫不吝惜地给了这次测试一个很高的评价。为了强化《汽车之友》客观、公正的理念,秉承协会严谨的作风,这篇试驾报告邀请了清华大学的教授林健作为指导,测试在交通部试验场进行。又是在试驾车的环节上出了问题,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令胡岩非常挠头。直到有一天晚上,灵机闪现,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从租赁公司租来了三款车。车况都不错,全都没有超过2万公里。”

又是一篇开创性的报道,在当时的体制下,却引来了各方不同的反应。有些企业因为这篇报道而气急败坏,甚至扬言要诉讼《汽车之友》,表面的原因是三款车不在同一个级别,实际是因为《汽车之友》明晰指出该车型的年代与出处。也因为文章给予富康很高的评价,《汽车之友》还遭遇收受好处的质疑。胡岩说:”当时办杂志根本没有什么广告的概念,收好处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之所以给富康比较高的评价第一就是因为这是一款国外1991年的车型,设计理念不算老;第二,富康可以说是国内两厢车理念的开创者。”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