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真的很难 解读北京购车的五大烦恼

  纠错  2011-8-9 20:06: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北京从2011年起实施以摇号方式分配车辆指标的措施以来,随着申请人数的增长,摇号中签率连创新低,截至到六月中签率为1:33.6

北京的朋友不禁感叹买车难,并总结出了京城购车的五大烦恼:1.摇号好比买彩票,摇不到号,买不到车;2.中签后半年必须买车,但是想买的车没有,指标过期了还有可能遭到惩罚;3.中签了也有了心仪的车,不是等待就是加价;4.旧车想更新,但是总也卖不掉;5.据说电动汽车不摇号、不限行,哪能买到?哪能充电?安全吗?

通过上述几点我们发现,在北京买辆车真的很难。首先是摇号难,其次摇上号买到心仪的车也难。近期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中签之后,一定期限内不买车有可能会遭到惩罚。面对这种说法,各方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行业专家对此表示坚决反对。首先,宪法规定公民有合法自由支配财产的权利,摇号完全是一个行政强制的规定,对于这样的规定,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在哪儿?不像在公共场所吸烟或者乱扔烟头,可以根据其对环境的破坏、对他人健康的威胁支处罚,处罚必须是对公共得益有所损害,并且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条款。其次,摇中号后如何区分该人是恶意还是由于经济状况不佳而放弃?北京市指标调控办公室是否有这个权力?比如说我摇中号但是半年之内我经济状况发生了转变,如我家里有重病人,我买不起车子政府没有给我退出的机制,你就处罚我,这是很不合理的。再次,即使要出台一个规定,可以称之为加强管理的规定,但是不能带有任何强制处罚的意味。一旦处罚,消费者完全有理由打官司,因为消费者没有做任何违反公共得益的事,政府某一个部门出来要处罚我,让我三年之内不得参加摇号买车。这是为什么?有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当然也有专家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摇上号不买车的行为如果不处罚是欠妥的,如果说要处罚,也是不对的。处罚要有一个法律依据,这里可以换一个说法,叫惩戒。从摇号开始产生的这个现象,应该从摇号这件事上对其有一些制约,若摇到号半年以后还不买车,可以设定一个期限,不让其再次参与摇号。毕竟中签号是一种社会资源,中了不买,会产生资源浪费。这种惩戒有可能在目前的制度下没有依据,包括目前的法律依据都不充分但这是一种规则,违反规则如果没有一定的惩戒是有缺陷的。

我们往往说荒唐的现象出现是因为游戏规则本身就是荒唐的,也许我们的摇号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例如可以分年限建立号池,而现在将60多万人混在一个号池子里是不公平的。完全可以划分出来哪些人是从第一次摇到现在,把这些人和后参加摇号的有所区别,给他们的摇中几率相对大一点,这样起码会人性化很多。其实很多人并不是恶意的,想要的车买不到,这是北京现在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只要是大家喜欢的热销车型,不是等待就是加价。对这个情况,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跟汽车的经销商没有必然的联系。市场上有很多车型,乘用车品牌有40多个,大部分车型供应非常充足,消费者可以任意选择。只有极个别的车型大家司能认为它的性价比是最好的,所以都想去要这辆车,而且这种车有一个集中的特点,就是推出来新款。他的建议是广大消费者不要紧盯着一款车型不放,现在随着技术不断完善,市场上的车型同质化的倾向非常严重。想买的车买不到、要加价,没有关系,可以选一个替代品,没准还会更实惠。

总而言之一句话,希望政府部门在制订任何相关政策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地考虑到细节问题,尽可能地做到完全地公开、公平和公正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让我们想买车的朋友不再烦恼!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