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你”玩?解析中国汽车消费维权之路

  纠错  2011-12-4 11:42: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经历了将近十年的等待,中国汽车“三包”政策仍然如同虚影,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擦肩而过后,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耐心已经走到了尽头,究竟何时才能等到“三包”政策的正式出台?究竟中国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何时能够得到法律保护?这些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种种怪状中的顽疾,无从下手,唯有等待……

2011年10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举行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立法听证会,包括消费者、汽车厂商等16位听证代表共同出席,此前很多人猜测,这声听证会将会迎来激烈辩论,但出乎所有人预料,听证会进行顺利,各方态度都比较理性,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代表普遍言论谨慎、发言不多,甚至都没有与消费者代表开成一些针锋相对的场面,但是他们对消费者代表提出的问题也未给予回复。而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也在听证会上表示,汽车“三包”出台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目前质检总局正在加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国家标准、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明确表示,中国汽车“三包”政策将何时正式出台。

历史

中国汽车消费维权之路可谓是一路坎坷,有人形容它像难产的孕妇,始终未能孕育出来,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下它从萌芽到现在到底走了怎么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中国汽车“三包”孕育时间很长,首先是2001年至2006年期间,最早从2001年开始,中国汽车“三包”的计划就悄然无声地开始进行,三年后,2004年12月3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机构起草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正式向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当时意见稿所指汽车“三包”的范围不包括二手车和出租车。而首次汽车“三包”意见稿以“谁销售谁负责”为总原则,并对修、退、换三种情况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购车30天内可免费退货”的规定一时成为汽车购买方和汽车出售方伯仲的焦点。直到2005年1月10日,首次推出的汽车“三包”草案公示结束,当时有消息透露,汽车“三包”将于同年的3月15日正式出台,但是时间过得飞快,似乎不了了之是形容“三包”风波的最佳词汇。

转眼间7年快过去了,就在2011年的9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官网再次发布汽车“三包”(征求意见稿)立法听证会的通知,汽车“三包”政策又一次的浮现在了众人面前,其实这7年间,并没有人忘记它,因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维权案例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凸显出有关中国汽车消费法律的漏洞,所以,它的孕育从未停止。2011年10月26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期待的日子,因为中国迎来了听证会的召开,但是结果却又一次让人失望,究竟汽车“三包”政策在经历10年之后何时能够正式出台,希望似乎显得微乎其微,而我们能做的只有继续等待。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