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能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吗?

  纠错  2013-10-12 15:29: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这个月,一位从事汽车开发工作的朋友很突然地被调到科技部从事电动车相关项目的工作,他早就知道我在从事汽车媒体工作,于是在电话里表达寒暄之后,便已经制定了我们吃饭的主题,那便是“我怎么看电动车的未来”。

在和他见面之前,我把以前写过的或者看过的一些电动车文章资料整理了一下,希望这些能够对要探讨的话题能有个帮助。聊天必须是从最近火热的Tesla开始的,这在当下似乎是汽车人逢人必聊的话题。在此之前,我和很多人聊过美国的这家电动汽车品牌,也看过很多财经类杂志和科技类杂志对Elon Musk的报道,甚至还听过汽车行业大佬对他们的看法。我的这位朋友在聊起Tesla的火热现象时会有一种“炙热”的情绪表现在脸上,我相信在他的信念里是绝对相信电动车的未来的。当然,我也是如此,只是并没有这般“炙热”。

很显然,不管是Elon Musk的名人效应也好,技术超越也罢,抑或是为了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的炒作论,Tesla又让很多人回归到了两年前的电动车讨论,一个曾经被认为可能是实现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理论,又一次成为众多人们思想浪尖的宠儿,被汽车行业里的人周而复始地去讨论,并试图得到些什么。

就在9月17日的时候,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细则,此次补贴涵盖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车型,而在推广和补贴细节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改变其实是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一个积极的态度表现。看起来,所有的事情都在向成熟的方向进步。

对于新能源车,似乎全球所有的国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研发新能源车的理念却不相同,别人是希望利用新能源汽车解决污染问题,而我们似乎是为了利用新能源汽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赌注未来二十年的汽车发展潮流,寄希望于在二十年后成为全球汽车行业领先国家。在这里,我们的新能源车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能不能承受得起,需要很多人深入思考。

逆向开发流程是我们汽车工业成长的必经过程,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已经是过去式或者现在进行时,但因为电动车项目在全球都几乎是零基础,所以我们的汽车行业工作者没有了逆向开发的机会,开发的过程变得艰难很多,这是我的朋友在聊天中隐约表达出来的苦恼。零基础,既给了我们想象未来的空间,也给了我们的苦恼,这该是多纠结的事情。

对新能源车领域未来的思考,很多人留下了自己的智慧,可是为了地球环保,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对地球的二次污染程度有没有人给出一个详尽的说明,我和亲爱的读者们都不是电池领域的专家,所以我们有理由请专家给出一个详尽的评估报告,以消除种种顾虑和担忧。

电影和小说里的伏笔,总会让人对故事里的情节频频揪心,那种渴望探寻未知的情绪逼迫我们不得不接着看下去,不管结果好坏,都知道编剧和作者好在是用心创造。今天的很多行业也都学会了“埋伏笔”,为了让老百姓打开更多次的钱包,很多伏笔都被用来吊消费者的胃口。新能源汽车项目在立意之初,就已经为以后的未知性,埋下了伏笔,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也不会看到这个伏笔,是好是坏,也不知道……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