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厢安全不输三厢 解析车身结构安全性

  纠错  2012/6/27 16:49:00  纠错 推荐指数: ★★★   加入收藏

 SMART车身安全浅析

  再举一个例子,Smart作为一款尺寸并不大的两座微型车,其被动安全性一直是消费者普遍带有疑问的热点。事实上,Smart的车身结构设计的确可以作为微型车设计的典范。我们知道,高效动能吸收、分散可溃车身设计,高强度乘员舱和完善的乘员约束系统这三大部分组成了车辆被动安全系统的核心。

 

  为了保证在正面、后部碰撞过程中将作用于车内乘员的冲击力和减速度降至合理的范围内,车身前后部要尽可能多的吸收碰撞能量。但是为了降低维修成本,车身前后部件还需要在碰撞过程中实现逐级溃缩,避免在低速碰撞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在Smart的车身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微型车与众不同的设计之处。

  不少人可能会特别关注Smart是否有前后保险杠横梁。没错,在北美市场销售的Smart配置有前后保险杠横梁,不过欧洲市场和国内市场销售的Smart则没有后保险杠横梁,这一差异在于美国特殊的低速碰撞法规。

  与一般轿车不同的是,其他车型由于发动机舱纵向空间足够,因此大多会在前保险杠与前纵梁之间安装更换成本较低的易溃缩纵梁,从而降低碰撞事故后的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但是由于Smart车身短小,前后保险杠横梁的作用实际便是易溃缩纵梁的作用。在轻微碰撞事故时(15公里/小时碰撞车速以下),通过保险杠横梁的变形吸能,从而保护前后纵梁。Smart的前后保险杠通过螺栓与接口与前纵梁固定,便于碰撞后维修更换。另外,前纵梁上方还配置有一段类似材质和结构的易溃缩纵梁。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常说“车身钢板越厚越安全”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车体是否安全,看的不是车身覆盖件的用料和厚度,而是车架结构的用料和设计,而设计又比用料要重要很多。

  所以,想告诉大家,三厢车比两厢车安全只是一种误解。汽车安全与否和是否两厢三厢无关,与钢板厚度无关,和是否使用了高刚性材料关系也不是很大,直接决定汽车安全与否是车架本身的设计。车架构造设计的好,工艺标准高,两厢车同样安全,设计制造得不好,三厢车就算多了个“尾巴”也没有用的。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