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级检测-车内空气质量试验之大揭秘

  纠错  2012/8/21 15:10:00  纠错 推荐指数: ★★★   加入收藏
购入新车后,我们往往会因为车内存有异味而头疼不已,这些难闻的气味是否就是有毒物质,哪些车的空气质量更好,一系列问题等待着相关部门的解决。而与此同时,由城市消费维权联席会议22家消费维权单位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车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已经悄然开始。编辑也在第一时间探访了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为大家介绍此次活动进展。

    此次活动共征集了车友52辆不同车型的私家车,总共涉及35个厂家(在文章结尾处列出检验车型),此次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国内汽车内空气质量情况,按照国家标准HJ/T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查车内污染物是否超过国家标准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的要求,并且给准车主们在购车时给予一定参考。

序号 项目 浓度要求(mg/m³)
1 ≤0.11
2 甲苯 ≤1.10
3 二甲苯 ≤1.50
4 乙苯 ≤1.50
5 苯乙烯 ≤0.26
6 甲醛 ≤0.10
7 乙醛 ≤0.05
8 丙烯醛 ≤0.05

    这个指南并不是国家硬性要求的标准,而是个参照标准,所以购车时我们应该问清车内空气是否符合此指南中的指标,更好的方式是在购车合同中约定车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T27630-2011的规定,以便在发生争执时以此做为依据。其实在国外,没有国家规定车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因为各个厂家都会自律。如果在产业链一端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对车内空气质量给予足够重视,把它作为购车因素之一,那中国的厂家也会渐渐严于律己的。

    在这个指南中,有对于八项有机物浓度的限定,他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另一类是醛酮类物质(甲醛、乙醛、丙烯醛)。

    在接下来的试验中,实验员会对这两组物质进行采集与实验。

    为了让检测的车能最真实还原出厂时车内空气质量,实验单位对实验车辆有如下要求

    (1)受测试车辆为取得产品合格证、大票日期在2个月以内的新购置车辆;

    (2)受测试车辆的用途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生活需要,非营运车辆;

    (3)受测试车辆内部装饰材料符合出厂设计要求,未进行任何改变(如改变,须说明改变处及改变实施者);

    (4)受测试车辆内部装饰材料表面无任何覆盖物(如塑料薄膜、座套等),车内无任何装饰件;

    (5)贴有车膜的车辆应提供车膜的信息:如品牌、安装门店等;

    (6)受测试车辆使用者无在车内吸烟等习惯;

    (7)受测试车辆车主承诺检测后三个月内不对车辆进行内饰改装。

    以下过程为演示过程,为配合拍摄所带来的实验误差不会影响最终结果。

    首先,这是一个静置实验,车辆开进采样环境仓后需要打开四个车门,让车内的空气和内的空气完全达到动平衡,这个过程需要6个小时。

 

    6小时后,实验员把采样导管等设备准备就绪,但此时并不开始采集而是等到16小时后,在这16小时中,车内空气完全被密封在车厢内,有毒物质会在空气中聚集。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