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它们吗 盘点即将消失八大配置

  纠错  2013/6/4 8:19:00  纠错 推荐指数: ★★★   加入收藏
俗语有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诺基亚并未预料到,庞大的塞班帝国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分崩离析;马云也未能事先预知,淘宝在十年后的今天,会成为每天2400万笔交易的平台。世事变幻,盛衰无常,此等道理形容在汽车工业之上,也何尝不为贴切之言。

  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几十上百年,能足够长寿以亲眼目睹汽车工业整个起承转合的人,并不存在。幸运的是,我们也曾目睹其中的一些重要片段,见证其荣枯,感叹其渐逝。情已至,故行文,叹数声,歌一曲——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 CD主机

  单刀直入,问题一个:“您多久没买过CD碟片了?”

  这是个尴尬的问题,就算你依然无法从实体音乐载体的触感上自拔,CD光盘逐年下滑的发行量也足以证明,其生产末期已经来临。CD的消失,CD市场的消失,CD播放器的消失,只是时间的问题。

  CD是陪伴50后-80后走过好几十年风雨路,是一缕不可磨灭、不可或缺的回忆。它曾是生活态度的一部分,甚至现在也还是。只不过,它已经渐渐在新车配置单上消失,不会再回来,永远不会。

  第一台车载CD机,索尼D-700,1985年底正式发布,它标志着小型镭射光盘正式参与到汽车生活、汽车文化当中来。它的出身如此高贵,到时选装一台车载CD机意味着,你将为这台主机以及不断发行的塑料片花上大价钱,非常大。

  车载CD机,其实就是便携式CD机的一个子分类,相比端坐在高台上的台式CD机,它需要有更强的防震抗损能力,也需要更多的内存来保证预读时间足以跨过整个车体颠簸时间。作为一个有轴向机械转动部件的机体,CD播放器与生俱来就与汽车有着不兼容性,就算后来用上了音频载体巨头索尼提供的车载MD机,机械转动与汽车运动之间的矛盾永远都是个无解的方程。

  世纪交接之时,苹果主导的闪存播放器家族出现,CD载体花了二十年组建起来的帝国覆灭,汽车制造商也从这个过程中,获知了汽车音频储存、解码的最佳解决方案——是的,闪存,没有机械动作的闪存。自此,属于车载CD播放器的时代,就已开始被瓦解。

● 机械液压助力

  电子助力就一定比机械液压助力的手感差吗?不一定,只要厂家肯花钱,超越液压也完全没问题。

  转向助力主要分为两类——液压助力(含 机械液压 & 电子液压)和电子助力。在现售的车型中,机械液压助力主要应用于廉价代步车,以及一些依然追求原始驾控感受的超跑;电子液压及电子助力则是广泛应用于此外的一切乘用车。

  一直以来,机械液压都是“路感好”的一大杰出代表,其回正韧性好的优点似乎有点不可取代。不过,机械液压需要用皮带轮从发动机那里获得动力,只要发动机停了,液压助力也会随之失效,发生危险的几率增加。此外,为保持压力,无论是否需要转向助力,系统总处于工作状态,液压助力因此生来就有着一个“能耗高”的诟病。

  电子液压和电子助力都是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案。其中,电子液压助力系统,其液压系统的油泵不再由活塞式引擎来驱动,而是转由电动机驱动,其能力转换率大大提升。电子液压助力拥有机械液压助力的大部分优点,同时还使得能耗有所降低,反应更加灵敏,转向助力大小也能根据转角、车速等参数自行调节。

  至于电子助力系统,它将是未来转向助力系统的一大中流砥柱。电动助力系统由转向传感装置、车速传感器、助力机械装置、电机、处理器等组成,能耗为所有转向系统中最低的,但“路感差”是不少车主对它的评价。其实,路感差、回馈弱爆并不是电子助力与生俱来的缺点,说白了,就是成本惹的祸。如果厂商肯花高价钱去开发一套路感好、回馈韧性杠杠的电子助力(比如某些超跑),你会发现,其实电子助力比液压的感情更加丰富。前提是,得多花钱。

  随着时代变迁,过于耗能的机械液压助力已经慢慢地淡出历史舞台,但它并不会立马消失,在今后的很多廉价代步车中,我们还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至于电子液压和电子助力谁会成为往后的最强音,恐怕是开发潜力最大的电子助力了。

● 控制按键

  “连黑莓公司都能把全触屏手机和平板电脑甩出市场,笔者的世界观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节操了。”

  君不见,新车上的一些按键,在逐渐被中控上的那块触摸屏所取代,我们正在往一个全盘模拟和高集成度的时代推进。有些人经常很装逼地感叹:“啊,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呵呵,那今天这个话题的确与这句说烂了的课本名言是匹配的,现在的无键化浪潮,的确是一种反潮流的现象。我们,已在与逝去的历史对望。

  在汽车刚刚发明不久的时候,敞篷,是一种无奈;等现在满街都跑的基本都是硬顶车时,敞篷,是一个生活乐趣。相类似的,在旧时候,无键化是因为车上根本没什么电气设备需要按键来控制,车子就是架在底盘、引擎、变速箱上的座椅;而现时车子已满身是电气单位,但黑莓一般的密集按键已不再受欢迎,人们需要一个可以转换控制界面的面板,去完成各项操控,而不是将操控项目全数陈列在车内各处。

  这时候我们就要提起一个业界的无键化先锋领军企业——Tesla(特斯拉)。这家美国的纯电动车企业,将一块对角线长度达到17英寸的巨型屏幕(对于汽车而言)塞进了量产车Model S中,多少对钛合金狗眼因此被亮瞎。其实,不要惊讶,我们简单分析下:一台满电的Model S有85kWh的电量,它不缺电;一块17英寸触摸屏成本才数百元,它很便宜。因此,华丽表象背后,其实就那么简单。

  那是不是车内所有按键都快要消失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试想:你总不会想在中控触摸屏上给变速箱换挡吧?你也不想按个下一曲也得艰难找到播放器页面,然后问它答不答应吧?再者,紧急情况下开门逃生,总不能先找到菜单,然后由行车电脑告知你这具有危险性,你再给它宣示管理员权限,告知电脑你跳车是合理要求吧?

● 拉线手刹

  拉线手刹不会完全消失,很多男人喜欢它,它的存在感一直都在。

  越来越多的车子配备了电子手刹,这是有目共睹的真相。电子手刹,也称为“电子式驻车制动系统”,这玩意并不玄乎,跟普通的手刹一样,它都是在车内控制驻车系统产生制动力的一个装置,只不过控制方式的实现,由之前的纯机械拉线,变成了电子按钮。

  拉线手刹,强迫症人群(包括笔者)的最爱,拉到顶的“咔塔”一声,是安全感的最佳来源。此外,没有遭受《蓝猫淘气三千问》《喜羊羊与灰太狼》等脑残毁童年剧摧残的各位青年们,手刹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信仰,它意味着对失控滑移的掌控(虽然有些惯性漂移是不用拉手刹的),意味着胆量勇气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拉线手刹还有一个大大的优点,如全新出炉的典例:2014款迈锐宝内饰,雪佛兰把挡把和手刹的相对位置做了调整,手刹更加靠近副驾驶位。对于这个新设计,缺点是,看起来像右舵车改左舵车,用起来也不怎么顺手;优点是,对副驾有意思时,会更加顺手。

  当然,虽然拉线手刹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终归还是会慢慢被淘汰,毕竟,全局电子化才是今后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换了电子手刹后,女性用车者得到了更好的照顾。一来,她们弱不禁风的样子,很多时候是不能把一个拉紧的手刹放下去的,特别在旁边有男神的情况下;二来,她们上车后第一时间就是补妆,太忙,所以开出三公里后闻到烧焦味,才发觉没放手刹,很正常。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