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年款:
按排量:

陆地巡洋舰LC200探秘太行深处的郭亮村

  纠错  2011-7-31 0:03: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在南太行深处,隐秘着一个只有80户人家的小山村,千百年来,村民们只有靠开凿于绝壁之上的“天梯”出入,直到20世纪70年代,郭亮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全凭自己的双手,硬是用铁锤和钢钎住石壁上开出了1250米的隧道,这就是“郭亮洞”。从此,郭亮村通了汽车,也让郭亮闻名于天下。

在河南省和山西省的交界处,南太行山腹地深处,有一个只有80户人家的小山村,村民多为申姓。这里山势险峻,悬崖绝壁,峡谷深远,洞沟幽静,在红色崖壁的顶端,隐藏着极具传奇色彩的郭亮村(GPS N035°48’E113°36’20”,海拔1200米)。

郭亮村的村名来自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郭亮,这里曾是农民起义军的大本营,还留下了“羊蹄击鼓”的传说。由于地处偏远,易守难攻,抗战时期,也曾是根据地政府所在地。郭亮村孤立于高高的崖顶,风景优美,民风朴实,但因交通极其不便,千百年来,村民出入只能靠开凿于绝壁之上的“天梯”。这条在几乎垂直的石崖上的“之”形小道,实际上只是一些石坑和镶嵌的石板,有200米高(想象一下50层的高楼吧),像食盐一类的生活用品只能靠人背上去,上下一次要用大半天的时间,而且充满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失足跌下深谷,由此可以想见当年村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这条“天梯”自古以来是太行山进入中原的唯一路径,直到20世纪70年代。

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出大山,当时十三位村民在村支书申明信的带领下,用卖山羊山药的钱,集资835元,用于购买铁锤和钢钎,在既无电力也无机械更没有炸药的条件下,硬凭着自己的双手和人力,在绝壁上一锤一锤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50米,高差达110米的隧道。隧道于1977年5月1日通车,这就是有“绝壁长廊”之称的郭亮洞。郭亮洞开凿中充满了郭亮人的智慧,每隔一段,就开有天窗,不但解决了照明问题,挖下的石块就近从天窗倒下谷底而不必远途运送。郭亮洞共耗工6万个,开挖石方2.6万立方米,消耗钢钎12吨,铁锤2000个,历时五年。为此,王怀堂等村民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以说这完全是“愚公移山”的现实版,是郭亮人用生命和热血创造的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后来日本裕田影视公司在拍摄这条绝壁长廊的纪录片时,称其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郭亮村因郭亮洞而名闻天下,是拍摄太行的绝佳地点。这里看到的太行,山势雄伟,石壁直上直下,红色的砂页岩,纹理清晰,在晚霞中颜色非常漂亮。春天遍地盛开的野花,秋天则是红叶满山。村庄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石舍和石垒的院墙,还能看到石磨石碾石桌石凳石头炕。村前崖上挂着美丽的龙吟瀑布,瀑下潭深溪长,村后还有黑、白、红、黄四龙洞,夏季洞中清凉宜人。秋季柿子挂满枝头,山楂俯拾皆是。拍郭亮洞的全景可穿过村庄绕到对面的山顶,这时可以发挥617宽幅的优势了,当然也可拍接片,注意要用三脚架,小光圈。郭亮洞内可用广角镜头。我们还尝试了拍摄郭亮洞的夜景,用了4x5的胶片机,多次曝光和长时间曝光,洞内驶过的车灯拉出了清晰的郭亮洞的轨迹。

现在的郭亮村不再是往日偏僻的小山村,这里已是万仙山景区的重要部分,还建了影视基地,谢晋的《清凉寺钟声》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驾车从正面进入,路面非常好,可在辉县下高速,沿229省道到南寨,经沙窑可达万仙山景区入口。从山西进入,由于重型运煤卡车长年超载行驶,道路已破烂不堪,颠簸难走,不过刚好可以越野一把。在郭亮村西有一条近路通山西,不过是只能过拖拉机的机耕路,我曾试图穿越,但终因陆巡车身太大,无法过一个掉头弯而放弃,如果你开的是吉姆尼,不妨试试,也免了买门票,但路还是很危险的。郭亮村的食宿都不成问题,可以住在村民家里。最好有两天时间,这样可拍到日出日落。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