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漫漫/方向茫茫 浅谈CRC CAR的现状

  纠错  2011-12-18 22:07: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赛车研发非一日之功

APRC亚太龙游拉力赛开赛当天,在2011年WRC德国站举办地特里尔附近:大众为即将参加2013赛季的POLO RWRC赛车进行了首次公开测试。为POLO R担任测试车手的是两届WRC年度冠军西班牙车手卡洛斯·赛恩斯。今年49岁的赛恩斯是达喀尔、WRC双冠王,他与大众最初合作应该追溯于上世纪90年代他代表斯柯达出战WRC,2007年斯柯达推出S2000赛车时,赛恩斯也是其中的测试车手之一。赛恩斯目前担任大众汽车运动部门的顾问,他在测试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赛车还处在初期研发阶段。这还是第一台POLO R赛车——我们称之为‘零号车’。对整支车队来说,无论是工程师、技师还是车手,掌握赛车的第一手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测试。”

大众汽车运动部门主管克里斯·尼森则披露:“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测试中,这台赛车将作为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悬挂的测试载体。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第一台正式量产赛车的性能。明年正式出产的量产赛车将会在柏油路、砂石路以及泥水和冰雪赛道上进行深度测试,以便更好地为2013赛季做准备。”赛恩斯、尼森的表述,反映出国际品牌在开发一款赛车时大致经历:秘密研制、概念车测试、比赛测试三个阶段。时间一般都在三年以上,两年研发,一年测试,第四年正式参与比赛。国内开发CRC CAR基本都是车队自己摸索,省去了前两个步骤,开发很是艰辛、也很茫然。

赛车开发的目的是什么?

许多车厂引以为傲的技术最初源于赛车。像奥迪在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quattro四驱系统,在当年的世界拉力锦标赛上横扫千军,创造过以9分钟的优势拿下分站冠军的历史;

大众引以为傲的DSG(双离合器技术)、TDI(涡轮增压直喷柴油发动机)最早使用在达喀尔、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像目前民用轿车中广泛使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可变气门技术、电子变速箱和牵引力控制系统等技术不少都是由赛车移植到民用车上的。

赛车的研发如果不能与民用车技术开发、运用有效地结合,就只能算是孤芳自赏的“奢侈游戏”。这也是F1打算放弃使用2.4升自然吸气V8发动机,改用1.6升4缸涡轮增压引擎的重要原因,市场导向,决定赛车的发展方向。但在中国,赛车更多还是车厂的营销舞台,而非新技术研发的实验场。不管自主、合资、外资品牌也好,卖车压倒一切,研发那都是下一任、再下一任的事、没有厂商的内在驱动力,没有车企的技术支持与研发投入,未来CRC CAR之路依旧坎坷而艰辛。

“自2010年8月到现在,我们为改装三辆高尔夫CRC CAR投进去的资金不少,磕磕绊绊走过来,最感困惑的就是找不到明确的方向,特别希望有人能指一条明路,完全靠自己这样摸黑走路,不知道何时能看到亮光。”一汽-大众庆洋车队经理陈德安的一番感慨道出了车队的困惑与苦闷。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