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年款:
按排量:

“野帝”带来新趋势 聊聊汽车命名那些事儿

  纠错  2013-11-24 22:10:00  纠错 推荐指数:    加入收藏

我想说,好名字一生平安,坏名字肝肠寸断,汽车也是一样的。

没错,当“野帝”这个中文名出现在今年成都车展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借由“野帝”,让我们聊聊汽车命名的那些事。

斯柯达车型命名规则由来

小道消息是:当年斯柯达在策划大师和风水大师的共同努力下,首款国产车型Octavia被定名为“明锐”,有锐意进取之意,作为一个新品牌,这个命名是成功案例。明锐上市后非常成功,好名字换来了好销量,也影响到了斯柯达后续国产车型的命名,也许是为了沾喜气,抑或受到大师的点拨,在接下来的六年里,斯柯达后续三款国产车型,均采用了“日”字旁元素 +“锐”的命名规则,但可惜的是晶锐昊锐昕锐上市后的表现都差强人意。

2013年是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转折点,全新Logo正式在昕锐(Rapid)上使用,并在年内完成包括新款superb和 Yeti的上市,以及Octavia和fabia的换标。斯柯达所有国产车型的车尾上部,也都统一采用了SKODA字样,车型名称则被低调地放置在车尾右下方。

Rapid(昕锐)是最后一款继承“日字旁+锐”这一命名规则的国产斯柯达新车型,也许是为了和过去的战略说再见,8月 12日上市的新款Superb被重新命名为“速派”。这也是斯柯达新车命名规则的一个转折点。滞销的昊锐给了斯柯达市场部一个“新尝试”的机会,因为昊锐本身销量不佳,这也让更名的压力变得更小。

猎锐留给进口Yeti,国产更名野帝

由于本身关注度较低,速派的出现未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但随后成都车展上“野帝”出现,几乎在一夜之间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斯柯达辆名字怪异的suv。将来“野帝”的车主们在介绍自己爱车时,估计也难免尴尬。但毕竟,这个名字火了。

其实Yeti最早的命名方案并不是“野帝”,而是另一个含“日”元素的锐字辈,因为在今年上半年工信部的备案表中,我们看到了“猎锐”这个中文名。当时绝大多数媒体都认为,这就是未来国产Yeti的正式中文名。

“猎锐”确实是Yeti的中文名,不过属于进口的Yeti。国产 Yeti是全新一代车型,上海大众为避免客户将来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所以决定不在国产Yeti上采用这个名字,而是换了一个更响亮的“野帝”,这个有谐音的名字,实际上是喜马拉雅雪人“夜帝”的改良版。由于夜帝是古龙武侠小说《大旗英雄传》里的人物,加之SUV和越野车的因素,最终上海大众选择了“野帝”这个名字。

“野帝”也可以看作是国内车型命名的又一个新方式,既有音译,中文又具备一定的形象与含义,又很容易给人带来话题。这个命名有风险,但对于一款迫不及待进入SUV这个热门市场的新车而言,这样的命名可以提高关注度,迅速预热产品。谁说“野帝”不能代表一种新趋势?

汽车品牌命名趣闻多

由于汽车品牌和车型多数是舶来品,所以命名也五花八门。有非常成功的,例如:奔驰宝马;有从港台版硬改成英文音译的,比如:雷克萨斯(凌志)、沃尔沃(富豪);也有音译的特立独行的,如帝艾仕(DS)。

由于中文适合车型的好字并不多,所以如“朗”、“腾”、“逸”、“途”、“凯”、“福”等都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关键字,这也让很多车型的名字很相似,比如朗逸朗动朗行等等。如何在同类的名字中来个另类的,斯柯达“野帝”算是开创了一个先河。

以前新车型命名,喜欢用中文有含义的词,比如君威凯越等,后来上海通用的新车逐渐用了音译,比如迈锐宝、昂克拉等;相反,最早使用音译的大众(桑塔纳帕萨特等),则在后来逐渐喜欢上了系列命名方式,北大众有各种“腾”,南大众有各种“朗”和“途”。

当然,也有一些不宣传音译名字的车型,如POLO(波罗)、CR-V(思威);也有干脆没有中文名称的车型,例如丰田RAV4,在工信部备案也是RAV4,不过这样的例子极少。绝大多数在国内销售的车型,都有其对应的中文译名。

这么看来,“野帝”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命名方式开拓者,可以暂时称为“音译+意译+笑点”的命名方式。对于野帝的车主而言,这个名字或许更易于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吧。

经销商报价
车主点评
推荐视频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