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R-Z团购>>

以进口方式引入 解析本田CR-Z混动车型

  纠错  2011/12/7 10:15:00  纠错 推荐指数: ★★★★★   加入收藏

    CR-Z是近五年以来最好的本田车以及现时下最漂亮的本田车之一。消费者中相当多为所谓20代(日语中所谓“20代”即为20余岁的年轻人的意思)。本田预计其每月日本市场销量1000台,却在发售之初接到了足足8000台订单。一部车厂对其的希望远不及坊间车迷和改装商对其希望。曾经充斥了年初举办的2011年度东京改装车展(2011 TOKYO AUTO SALON)的几乎整个展场,博取了几乎所有主流日本改装商青睐的车型。以上这些文字是在描述哪部车?当然是本田CR-Z。之前开幕的广州车展上,本田也终于将这款已经在日本和北美等地区上市许久的混合动力车型拿到了我国(甚至还一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展出了一部左舵版的CR-Z Mugen RR)并宣布明年这个小家伙将通过广汽本田的渠道,以进口方式引入我国内地市场。

    确实,太久了,本田曾拿出了太多新的车型,打造了一条远比当年宽广的产品线,却没有一款能如此打动那些固执而悲伤的传统本田车迷——上一款如此让人青睐的本田还是2007年3月30日开始发售的日规思域TYPE-R(FD2),距离今天几乎有四年半。而那款车型还是日本本土市场专属,并不出口(英国、新西兰、东南亚、香港等地区出售的皆为私人代理提供,并非本田官方行为),更不提供我国除港澳地区之外使用的左舵版本。事到如今,本田任何让人有性能期待的车型悉数停产,而且几乎皆无推出新版本并复产的计划,这个名叫CR-Z的小家伙可能是现在本田留给车迷们仅有的眷顾。


【本田CR-Z混合动力车】

    那么,CR-Z没有配备强力高转性能和成本高昂的红头发动机(比如其中比较新的一款,K20A红头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几乎让很多更大的V6发动机汗颜),看起来只是一部普通、动力性和推重比也并不十分强大的混合动力车型,为何能在那些挑剔的老一辈本田车迷当中获得如此的好评?本文将为您解开问题的答案。

    尘封往事,CR-Z的前辈——本田CR-X

    本田第一款使用以CR开头名字的车型是什么?恐怕很多朋友会告诉我,是CR-V那款基于思域的平台研发的紧凑级城市SUV。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自从几乎30年前的1983年7月1日起,本田的产品线当中就出现了使用CR字头的车型,也就是我们在这一章节要提到的CR-X,今天CR-Z的真正祖先。和后来于1995年才出现的CR-V一样,CR-X亦基于同时代的思域平台开发,甚至初代CR-X发布之时,在日本本土之外市场的正式名称干脆就是思域CRX(注意,精确的写法是CR和X之间没有连接符号),在日本本土市场则称之为BALLADE SPORTS CR-X。而所谓名字中的CR是英文“City Recreation”的缩写,大概为城市娱乐之意。

    ● 序曲:初代CR-X,AE/AF/AS,1983-1987年

    初代CR-X在设计上就相当大的考量了轻量化的因素,再加上车体本身就比同时代的思域更短小,轴距仅为2200mm,并采用了由ABS树脂和聚碳酸酯基复合材料等材质构成的HPALLOY材质的前翼子板和门板等外观钣金件,聚丙烯材质为基础制成的HPBLEND材质的前后保险杠,整车重量仅为760kg(1.3L排量,5前速手动变速箱版本)或者800kg(1.5L,5前速手动变速箱版本)。同时CR-X采用了三门斜背式(liftback,1980年代曾风行一时)车身构型,虽然车内的乘用空间上要付出相当代价相比通常的两厢掀背车(hatchback)或者三厢车(sedan)拥有可在不延长车身长度情况下取得更低的空气阻力系数的特性,高速下也不会像通常的两厢掀背车一样导致较大的后部低压区,对后轴起抬升作用,降低高速稳定性。


【Mugen在初代CR-X基础上推出的complete car,Mugen CR-X PRO】

    但限于初发布时候推出的使用1.3L排量的EV型发动机和1.5L排量的EW型发动机的动力并不强——前者仅有80PS/6000rpm最大马力,后者则稍好,有110PS/5800rpm——动力系统整体上偏重节油(当时VTEC系统还未发明,这两型发动机使用的是1972年本田发明的CVCC技术,复合涡流调整燃烧),再加上其配气结构均为SOHC设计,高转速爆发力和延续性不足。虽然这两型动力的初代CR-X凭借着极其短小的轴距拥有极其灵敏的转向手感,也有着轻盈的体重,但这时的CR-X一直未能真正跨进性能领域。


【Mugen CR-X PRO】

    真正让第一代CR-X开始拥有性能车之名的是1984年11月1日追加的高性能版本CR-X Si,这台车是本田史上第二个使用DOHC PGM-FI(Programmed Fuel Injection,程序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本田的一种电喷系统)的ZC型发动机(ZC型发动机另有其他版本,番号亦为ZC,但配气和喷射结构有异)的车型(第一个是1984年10月24日对外发表的车架代号AT的思域Si)。ZC发动机为早期本田汽车运动历史当中相当重要的一款发动机,可以视作后世的各类红头发动机的始祖,搭载于初代CR-X Si的ZC发动机拥有更大的1.6L排量和135PS/6500rpm的最大马力,虽然车身总重量升至860kg,但性能依旧更胜普通型号一筹。


【Mugen CR-X PRO】

    不过不同于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本田车型所采用的前后双摇臂避震形式(曾有一段时间,除商用车和轻自动车外的所有本田车型均为前后双摇臂悬挂),初代的CR-X采用的还是较为原始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车轴式悬挂的悬挂结构。虽然轻量化上功效显著,拥有同时代车型里相当好的一个推重比,但限于悬挂性能的掣肘,并未能拥有非常高的极限性能。而可能让很多朋友惊讶的是,这台比今天的飞度还要轻盈的小家伙,在当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碰撞测试中有极好的成绩,前座驾驶员保护得分5星,前座成员保护4星。


【Mugen CR-X PRO】

    同时在这里还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本田的御用改装商,Mugen(无限)首次推出的complete car(改装完成车)即为基于初代CR-X开发,称之为Mugen CR-X PRO。那些一直以为2007年推出的Mugen Civic RR才是Mugen史上首台complete car的朋友大概要改改自己的说法了,或许称Mugen Civic RR是Mugen脱离本田公司独立之后的首台complete car才够恰当。

2012年6月29日

聊聊本田CR-Z的前世今生和改装潜力所在
     本田CR-Z注定是一款纠结的车:“全球首款混合动力轿跑车”,这是本田在推出CR-Z时打着的旗号。在大多数人看来,混合动力车型总是与环保、省油、低碳等字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口号明显相悖于人们对混合动力车型与运动、操控不沾边的固有观念,难道本田在侮辱大家的智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本田有如此大的决心去颠覆眼前的状况呢?下面就让我们从本田CR-Z的前世今生,和改装潜力两方面,和大家聊一聊。 聊CR-Z之前,先啰嗦一下另一辆车CR-X。我相信很多朋友确实没法联想到本田CR-Z与图中...查看全文>> 更多相关>>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