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团购>>

精致而又有质感 高尔夫7车心得体会分享

  纠错  2015/3/29 0:32:00  纠错 推荐指数: ★★★★★   加入收藏

 提车半个多月,拿到新车一直在跑,也没个空来写写用车的心得体会(其实是年终单位材料多,写不过来),本着和大家友好交流的想法,和大家聊聊我的购车经历吧,一来是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二来也是为纪念我自己买的第一辆车,作为今年通过考试的一份礼物吧。所以,如果我的观念和你有出入,各位车友可以自由表达,但请不要指责别人,因为别人始终是别人,而你已经坏了自己的形象。

---------------------------------------------华丽的分割线-----------------------------------------------

       其实在聊购车经历之前,我想先谈谈买车的观念,如果你觉得我无聊,可以略过此部分。

       购车观念是影响一个人买车的最根本因素,简单说就是在预算范围内想买到一辆怎么样的车,在我坛子潜水的经验来看,基本分成两类,一类是最求性价比的理性主义;一类是花钱只买心头好的感性主义。显然我是属于后者,所以你追求哪方面,完全个人所好,所以没必要去打嘴仗。至于喜欢轿车还是SUV,喜欢两厢还是三厢之类的种种,就更主观了。

       另外我本人比较喜欢看车评,关于最近看的38号车评中心对高7和福克斯的总结,因为我之前有看38车评的节目,风格还是比较朴实地道的,也不知道8哥受了什么刺激,这一期风格这么乖张,一路“操”到尾,其他不说吧,如此直白地提出车子缺点,我还是很乐意看到的,毕竟给我们这些新手车主提供了一些参考,自己车子烧机油没,变速箱抖了没,冷却液少了没,起码让我知道,这些都是不正常的问题。另外还有几期,是38号车评侃车《家用车制造理念》和《涡轮直喷的软肋》这些,也是蛮推荐去看看了解了解的,只是大家看的时候要先搞清楚题目,就是家用车的制造理念,因为里面谈到的内容都是在理想状态下,剥离国内汽车市场,单纯聊汽车技术和造车理念的。任何一辆商业车,一定是根据当地市场环境所推出的,如果单纯拿国内车和美国车去做对比,不同市场的产物没有直接导购性对比的价值,如果你觉得国内买的车和美国车相差甚远心理有落差的话,那我推荐你去看台湾车评《go车志》,你又会找回优越感,因为在台湾,就连RAV4这个级别,顶配以下的车型都是只有两气囊,更别谈ESP了(不过台湾普及了柴油发动机,真是羡慕)。国内汽车市场起步虽晚,但是我觉得发展还是很快速的,起码两三年之间的车型对比,配置已经丰富了不少,虽然不及欧美,但是起码还是跟得上我们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步伐的,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容,生在中国,做好中国人当下该做的事,一味地在想在当下买到欧美规格的车,跟毛泽东时代赶英超美的口号,本质是一样的。台湾人民都想着买到国内规格的车,还等着我们去收复呢

--------------------------------------------华丽的分割线------------------------------------------------

       选车

       说到选车,手头上的毛爷爷也就这么点,说起来囊中羞涩所以得精挑细选。首先是锁定了紧凑级这个级别,一是因为预算关系,二是因为我们家小区很窄,又买不到车位,加上小两口用车,就打算买一辆紧凑级的小车。自己也喜欢两厢的动感造型。看过的车型蛮多,喜欢的也不少,但纠结的就那几辆。下面就一一罗列一下(首先申明,选车部分对车型的评价非常主观,完全是我个人的口味和喜好,仅供参考,各位车友请以自己实际试驾感受为准):

       一、福克斯

                       

       最早是非常中意福克斯的,运动的底子,动感的外形,外加2.0的动力到了170匹,想想踩到五六千转的那种畅快感就爽。但是深入了解过后,慢慢就冷静下来了,当时在备考,也没那么快买车,也就看看的心态,不然我可能就下单了。不用更多说,一切都是那台变速箱惹的祸,当时漏油闹的很凶,加上抖动各方面,还是被吓住了。同学有一辆1.6的福克斯,我也开过蛮多次,底盘各方面没得说,转向非常的直接,就是换挡有些犹豫,感觉不像双离合,想老式的AT,就是档位有6个。看着看着就过了兴奋期,也就和福克斯说拜拜了。

       二、新速腾

                        

       话说新速腾是我喜欢上的第一辆大众(在此之前,我无限鄙视小区一位买高尔夫的高富帅)。喜欢速腾是因为一次本地车展,路过大众展台,就围着速腾转了两圈,完了坐进去体验了一把,这一体验吧,确实让内饰的精湛和扎实感给惊艳到了,平时在之家看图,真觉得不咋地,但是实际体验下来,还是对大众精湛考究的风格给熏到了,从此喜欢上了速腾,那个时候速腾还是扭力梁。而且我当时还是个独立悬挂的忠实拥簇。也是因为这个,纠结速腾很长一段时间。也是这段时间慢慢了解了大众的车。后来听说速腾马上改款换独立悬挂了,就等下来了。等着等着,情况又变了。

       三、C4L

                               

       我曾一度非常喜欢C4L,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就是冲着1.6T的发动机去的,当时什么百米加速王炒得很热。加上C4L那些空间什么的(其实我对空间要求不高,也不是很在意)。当时的商业宣传很厉害,也是被吸引到的,实车也就去店里看过1.8的,试驾都没有试驾,看了两眼也就走了。

       四、新老款408

   


                       

       之所以是新老款,是因为当时新408没出,同学有一辆老408(已经是6at),法国车的浪漫造型,不会一下惊艳到你,但是如果你细心去看,那些线条,真的很有浪漫情怀(额,现在貌似情怀就是一笑话)。喜欢老408也是因为是2.0自吸,优惠幅度大,车身稳重,底盘扎实。但是回来考虑到大学一室友有一辆,本着要和基友差异化的想法,等到了新408上市,新408的内饰我是真喜欢,也试驾过,悬架很软很舒适,配置惊人的高,但最终是谈不下价钱,给放弃了(我就想要顶配)。

       五、DS 5LS

                   

       说起来,PSA是逐步扭转我对扭力梁偏见的品牌,这里要掌一下自己的嘴,就是5ls是一款第一眼就惊艳到我的车,特别是星河紫的外观,真是直入心房的感觉,这也是这个品牌的车子设计比较大胆前卫的关系。因为生活在山村城市,这个车也是在大马路上见到过两次,觉得真好看,4S店也没有,一直都没机会去体验一下实车。也就这么的给耽误了,另一方面是售价确实高了些,但是那段时间有众筹加置换,可以优惠2万,当时真是无比心动,但是考虑到买车养车的繁琐,还是无奈的说拜拜了。

       六、观致3五门

          这是一款让我爱到无法自拔的车。也是一款让我把目光从配置单和车辆参数转移到实际驾驶体验的一款车。那和谐精致的外观和精湛的设计工艺,扎实的机械功底,得益于18寸的轮毂,和硬朗的悬架,行车真的超级稳定,底盘的质感也很好,精致细密的机械感,方向阻尼质感很棒,隔音很不错,车身整体感很好,应该会车身刚性好的缘故,主观感觉过大坎时车身很牢固,唯一缺憾就是变速箱在低档的时候些许顿挫,不够顺畅,加速响应降档有些慢,但高速的顺畅感我真是赞赞赞(因为喜欢,所以夸的比较多,一切以各位车友的喜好和驾驶感受为准)。考完试后我就远赴三百多公里外的赣州去深入体验了实车,和DS同样是我们城市没有4S,但是我真的愿意就为去体验试驾一次就来回7百公里。当时老婆很反对我买这款车,但是体验过后,她也很赞同买这款车。无奈的是长辈们一直不愿首肯,一听到自主加新品牌就直摇头。虽然不是因为钱的问题,但是慎重考虑过后,没必要为了一辆车就违逆长辈们。毕竟用车是很长时间,观致的前景和质量自己心里也没底,万一真出问题,到时候就真的尴尬了。但愿今后会有机会买一辆观致旅行版吧,这是当时的内心想法,希望观致快快长大。就这么错过了自己的挚爱。不过自此之后,我才开始寻找观致3五门的替代,也就有幸遇到后来的高7。

       七、马自达3昂克赛拉

           

       其实这款车我关注了很久,当时也和观致3五门、高7纠结在一起。本来应该放在前面说的,但是因为先排除了观致3,所以放到后面来讲,也算是深入了解和试驾过的车,当时排除了观致3后,以为就要买昂克赛拉了,除了舒适性配置缺失,各方面都是我所喜欢的。特别是2.0加车评上号称同级别最好的6AT。还有蛮低的油耗。又是独立悬挂,哎哎哎,好车。可能是期望太高,把试超跑的心态放出来试昂克赛拉,结果各种失望。因为是在很平整的水泥路面,底盘没试出感觉,感觉就是应该就是那样的,整车偏向轻盈,不太有厚重感。发动机3000转以前确实没什么力气,3000一过就有力道了,可能是那段时间涡轮车试多了。最后是那个变速箱,手动降档真心是很快,无论是拨片还是档杆降,升档稍微犹豫半秒,D档突然加速也是,慢半秒后降档发力,其实现在想想这个级别那样的水平也是很不错的了,只是当时期望太高了。最诟病的是隔音,我自己开没感觉,老婆坐后排,一下车就直摆手说不要这车,后排轰轰响,受不了。因为试驾过后越没有达到当时较高的预期,加上挪车的时候,较长的车头让我很尴尬(这个可以后期慢慢习惯)。所以也就亲描淡写地说拜拜了。其实现在回想,真的是还不错的车子,只是少了福克斯那么激进的运动感,又没有高7的那种品质感,算是比较中性的调教吧,虽然还是偏向运动一些,特别是18寸轮毂,同为18寸,没开出有观致3五门的那种扎实稳重感,这可能就是德系和日系调教风格的差异吧,毕竟来自不同的汽车工业文化的产品,这应该是风格差异,不是优劣的差异。至于做工问题,内饰我没发现有什么欠妥的地方,用料还是比较足的,仪表板很精细,接缝也均匀,主要是外观板件上,特别是车窗胶条那些,还有车门的开关,也感觉出密封胶条做的是不够好的。

       八、最后的高尔夫7

  

       从最初的鄙视高7简配后悬架到买她回家,怎么说呢,有点自嘲的感觉。高7刚出的时候,我们小区就有一哥么买了,说起来也是自己的无知和幼稚吧,还没深入去了解过一款车就先听从别人的言论给她下了不堪的结论,这是不是网上说的没脑子的做法,人云亦云。选车一路走来,总是越来越接近自己想要的,我就此成了别人眼中的神车党,其实我压根不是什么神车党,对于别人来说,我只是花自己的钱买了一辆大众的车而已,也就仅此而已。锁定高7是因为一圈挑选下来,高7的精致感和我想要的那些配置是我买的主要原因,开起来底盘对振动的隔绝听起来那么细腻,方向手感不轻不重,回正阻尼自然细腻。加上适中的空间,大爱的大天窗,紧绷的S档,8秒的加速,7.5的油耗。就这些,如果还有其他车型,而且我能在所在城市买到,我可能也就不一定是“神车党”了,因为,事实就是这样。我也想买到德国本土独立悬挂的旗舰版,但是我是在中国,所以,现实就是这样。太过理想化,只会像某帖子上提到的,从自行车挑到布加迪。

---------------------------------------------华丽的分割线-----------------------------------------------

       用车感受:

       车型车况:11月13号出厂,12月2号提车。2015款旗舰,白外黑内,加装17寸轮毂(后悔没加丹拿)。目前1100多公里。冷却液正常,变速箱无抖动,排气口没有黑(似乎开得还太少)。

       外观:见仁见智,个人大爱后面45度角和正面视角,正面45度角看过去,尾巴不是很好看

       内饰:精致,设计合理,造型有点复古,算不上特别喜欢,但质感没的说。目前没什么异响,就是墨镜放在眼镜盒里会哐哐响,不知道放哪好。

       动力:起步稍肉,1700开始发力,飚过一次130的,和别人斗气,挑陡坡超车,就欺负别人自吸发动机(现在想想后悔,不安全,大家以后也多加注意吧),D档降挡很不积极,快踩到底了才降一档,经济档嘛。S档没用过,磨合期,不过想想就不错。这里多说两句,就是38车评的称这种D档积极升档和S档保持两三千转的调教是很蠢的逻辑,我不这么认为,D档经济行车,S档激烈超车,行车状态完全可以灵活切换的,如果一个万金油档,如果要做到极致,我相信价钱不菲,如果做不到极致,那还不如将D和S区分开,分别做到极致,这不失为一个聪明简单的方法。因为就连称为同级最好的6AT的昂克赛拉,我仍然觉得缺少S档是个非常可惜的事情,不管是出于保护机制还是调教欠缺,急加速的时候仍然要反应半拍。

       操控:非专业飙车人士,只能说灵活,转向有一点点虚位,但是比例感很好,车身短嘛,总是穿插很灵活,不过我不太喜欢穿插超车,不太安全。

       底盘:我知道,扭力梁嘛,但是底盘不单单只有悬挂,好坏也不完全取决于结构。高7底盘的调教我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扭力梁在行驶中左右晃动稍微明显和过大坎时后面会有整个悬架横梁下沉的感觉之外,其他都挺好,大赞行车质感,底盘行车声响很细腻沉闷。总体比较舒适,后轮高速过小沟坎会嘭一声,可能是45的胎壁稍薄,悬架避震阻尼那些还是感觉起来质感蛮高级的,虽然是国产的(听车友说前期的高7避震是德国造)。

       隔音:满意,别人贴着车窗玻璃正常音量说话,车内都听不到,高速行车有些许风声和胎噪,主要是胎噪吧,225胎宽的倍耐力。

       油耗:综合7.5,主要是我市区开得比较高,因为我上班路很近,才1.5公里(因为冷,不然就骑我的美利达T300了),水温都没到90就到了,每次油耗都在9.5下不来。短途行车不利于油耗。开国道的话一般是5.8。

       总体评价:首先是满意,各方面非常均衡,总体上感觉就是精致有质感,只是希望车子不要出质量问题。

                                     还有什么没说到的,或者车友的提问,会尽量一一答复

---------------------------------------------华丽的分割线-----------------------------------------------

         最后想和大家聊聊选车中的一些纠结的问题

       关于品牌

       说实话,我本人不是那种特别在意品牌的人,在商业利益中,品牌附加值是利润空间很大的,也就是说我们消费者花钱很大一部分钱在品牌价值上是没有得到实际利益的(除非你觉得别人的看你的眼光算是一种享受的话)。所以我的直观感受就是产品的好坏决定我消费的取向,我会去考虑观致,也说明是比较看重产品,而不是品牌历史和出生。话说回来,这个太主观,如果真喜欢某一品牌,花点钱也未尝不可,因为钱在自己兜里,花着开心就好。

       关于独立悬挂

       我以前信奉独立悬挂,因为听起来就很牛逼的样子。在这里我也不想讨论日常驾驶中什么用不用得到独立悬挂这么一个话题,只想谈谈我所知道的悬挂本身和我的看法。我是文科出身,对力学和机械知识也只是粗通简单的物理原理,只是想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独立悬挂比扭力梁的几何结构更复杂更高级,这个是大家公认的。所以在调教的时候,独立悬挂(多连杆为例)比扭力梁难度更高,因为需要调教的内容更多,更精密。因此,多连杆的调教可以实现扭力梁更难以实现地形适应性(多几何量可变),但是相反的,如果调教不好,没有实现悬挂各项可变机能的协调配合的话,则反而会拖累悬挂的性能。老一辈通俗的说法就是,越精密越容易出问题。自主品牌很多车都是采用多连杆,但是实际效果,我不说大家也清楚。

       其次在说说扭力梁。我的认为是大家很多时候被“板车”这个称呼给误导了。说到板车,大家更多的是想到斗车那种简单的横梁直接连接车轮的结构,事实上扭力梁要比想象中复杂。用板车来形容整体桥悬挂会更恰当一些,虽然都有横梁,但是横梁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板车横梁承重但不扭转,扭力梁会发生扭转形变,所以把扭力梁称为板悬,我个人认为是不恰当的。他只是比起多连杆相对简单,但也不至于简单到“板车”的地步,扭力梁作为半独立悬挂还是更为准确的。扭力梁的结构和原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查看结构图(新速腾的耦合式扭力梁更接近“板车”的承重原理,本身需要扭转横梁来吸收能量的,却扭转了纵臂,所以纵臂断了)。

       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就是有些车的独立后悬挂是有一个叫横向稳定杆的拉杆,这个拉杆起到了稳定车身的作用,更有意思的是横向稳定杆的造型和作用原理跟扭力梁是类似的,只是比较细小,无需承重,足以见得,即便是多连杆,也是在借鉴吸收扭力梁悬挂的优点,这方面来看,两者间各有优劣的关系还是比较明确的。

       最后,两种悬挂,高级的有高级的负担,简单有简单的牢靠。舒适性方面两种悬挂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准,主要是取决于避震软硬、回弹等性能的调教,例如别克GL8,同样是扭力梁悬挂。而纽北赛道圈速最快的前驱车梅甘娜RS也是扭力梁。

(为防止车友阅读歧义,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在此处作一次声明,上文讨论的悬挂,并不是想要吹嘘扭力梁。在不考虑成本,重量,维护,调教等等,单从结构性能方面来说,多连杆是要比扭力梁更好更高级,这个在第二段开头也已经明确了的。上文只是从一位普通用车的角度,更多地阐述了扭力梁应用广,重量轻,较为舒适,易于维护等适合家用车装备的特性,或者说是积极的特性,而多连杆的优点相信大家也烂熟于心,所以文中鲜有提及,并不是证明扭力梁比多连杆更为优秀,本意只是想说明,扭力梁被称作“板悬”是不合理,也不准确这一点。其表现完全可以得到一般用户的正眼相待,不仅仅特指高7,还有很多采用扭力梁但表现令人满意的车型。)

      不小心罗里吧嗦了一大堆,看与不看,它都在那里,下面就大片走起吧。

-------------------------------------------华丽的分割线-------------------------------------------------




2013年11月20日

低点再低点 小谈高尔夫GTI更换绞牙避震
     换避震的这个话题还得从去年买了车以后说起。从小伙伴提车的第一天起,就对GTI原车的避震高度就颇有微辞,随后对GTI原厂避震的性能也感到不满。在一年多的驾驶过程中,陆续更换了前轮的RE-11。刷了ECU,改了进气,排气,又收了一套二手的R刹车 。对了,还粘了一个鲨鱼鳍,小投入,大回报,你懂得!!! 随后,我们俩时不时的提起换避震的这个话题,一开始从KW-V3。B16。 B12。都曾经考虑过。后来也考虑过另外的避震,但是都是有些小众的外国牌子,就怕到时候坏了,撞了维修不方便。你说万一坏了一个...查看全文>> 更多相关>>
经销商报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2011 qc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江湖网 版权所有
汽车江湖网 qc188.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2782号